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李金磊)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27日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繼續下跌、制造業通縮加劇、熱錢外流等四大挑戰,預計全年經濟增長7%左右,建議適時降息降準,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措施。
2月27日,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在北京舉辦2015年經濟形勢座談會。李雪松在會上分析了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四大挑戰和應對之策。
李雪松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首要挑戰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增速、工業用電增速、中長期貸款增速等指數的走低,債務風險提高,企業利潤下降,反映出今年經濟下行態勢更加嚴峻。
第二大挑戰是房地產價格同比繼續下跌。李雪松指出,去年房地產新政的政策效應已經完全釋放,而房地產還在繼續下滑,今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價格同比幾乎全線下跌。目前,房地產市場總體供給過剩,只有局部供需偏緊。2015-2016年,全國人大將加快房地產稅立法,房地產市場短期預期難以顯著改變。
第三大挑戰是制造業通縮加劇,企業實際利率高企,經營壓力加大。李雪松表示,如果今年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繼續維持-4%水平,貸款利率、實際利率可能面臨上行壓力,這將進一步擠壓企業的利潤空間。此外,大宗商品暴跌的輸入性通縮、產能過剩等因素均將加劇通縮的風險。
第四大挑戰是跨境熱錢流動加劇,人民幣短期面臨貶值壓力。李雪松指出,根據測算,2014年熱錢流出3194億美元。自2014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后,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貶值壓力增大。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監管需要加強。
在一系列挑戰和壓力之下,李雪松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左右,CPI上漲1.3%,制造業投資增速、房地產投資增速將繼續下降。
為應對上述挑戰,李雪松建議,積極財政政策要著力于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措施,切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下決心發展針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真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此外,保持貨幣政策的中性,增強前瞻性,加強預調微調,適時降息降準,減輕企業信貸負擔。
“但是,降息降準的幅度將受制于銀行利率下降、資本外流壓力和利率傳導機制不暢等因素的影響。”李雪松強調,降息降準幅度是有限的,也是治標不治本的,對企業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措施才是治本之策,需要下定決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