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探索和實踐,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兩會充分展示出中國‘協商民主’的鮮明特色”“搭建了中國協商民主的兩大平臺”……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來自全國各地、各領域的代表委員齊聚一堂,議國事、建箴言,談問題、道訴求。“協商民主”,成為各國媒體的一個重要觀察視角。
“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作為一種民主制度,協商民主在中國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實踐與發展,已深深嵌入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過程。兩會,是中國協商民主的生動縮影。
在一些國家,所謂協商運行的過程中,屢屢出現相互拆臺、相互制約的現象,很多重大決策被擱置,政府的執行力被制約或削弱。另一些國家由于盲目照搬別國民主制度,往往突出甚至激化各派系、各部族和各階層的意見分歧,抑制了民主對團結與包容的促進,甚至導致社會分裂、民族分離和派系不和。
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到,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獨具特色與魅力。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稱,習近平提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應該是全國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級的”,顯示了中國領導人決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協商民主,力圖走出一條與西方民主有明顯區別的中國式民主道路。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指出,“中國式民主”與西方的民主不同,是通過廣泛的社會協商來實現,社會各階層、各民主黨派、社會團體、政府各部門都有機會積極參政議政。
當今世界,發展的難題千變萬化,解決難題考驗執政黨的決策水平與執行力。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國共產黨的執行力從何而來?協商民主是源泉之一。在中國,協商民主從來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探索和實踐,豐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內涵,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改革正進入攻堅期,中國的政治協商平臺應該發出更加求真與專業的聲音。” “中國式民主正收獲更多自信,也為世界提供新的民主政治參照系。”在國際社會的熱切期待中,“兩會之窗”再次打開,協商民主的生動實踐,向世人呈現中國故事的新篇章。(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