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主持召開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十三五”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項目規劃方案》和“4·25”日喀則抗震救災相關政策。
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區黨委政法委書記鄧小剛,自治區領導甲熱·洛桑丹增、孟德利、德吉、格桑次仁、邊巴扎西、何文浩、其美仁增、房靈敏、王雙全出席。
會議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實現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決戰時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是西藏加快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時期。深刻領會中央關于西藏工作的指示精神,緊密結合西藏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繼續保持西藏跨越式發展的強勁勢頭,科學編制好《“十三五”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項目規劃方案》事關西藏發展穩定全局,對治邊穩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會議原則通過《項目規劃方案》,盡快修改完善后報區黨委常委會進一步研究討論。
會議要求,自治區各級各部門要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十三五”發展建設項目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意義,把項目規劃編制過程變為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的過程,變為凝聚力量、振奮人心、堅定信心的過程,變為打基礎利長遠、科學謀劃未來的過程,確保編制出一部體現中央精神、符合西藏實際、回應人民期待的高水平的規劃。一是精神再落實。吃準吃透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關于新時期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充分體現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兩個顯著、兩個接近”的目標要求,緊密銜接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十三五”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基本思路,始終貫穿六對抓手、六動措施、三條底線的“663”政府工作思路。二是目標再明確。
到2020年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十三五”時期各項工作的核心任務。要緊緊圍繞建設成為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生態安全屏障、民族團結模范區、公共服務示范區、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潔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亞開放的大通道,加強投資項目的支撐引領,使西藏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奮起直追不掉隊。三是重點再突出。把握好投資方向,謀劃好重大項目,充分發揮項目帶動的關鍵作用,緊密銜接“一帶一路”建設,統籌好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突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突出邊境、高寒、偏遠等重點區域,突出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重點領域,突出扶貧攻堅、生態文明等重點任務,突出高原種養加、旅游文化、天然飲用水、清潔能源等重點產業,突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法治的軌道上科學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會議研究了“4·25”日喀則抗震救災生活救助、稅收、金融支持等相關政策。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超前謀劃,對受災群眾不僅要解決好當前的生活問題,還要幫助他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要堅持著眼全局,統籌推進,把災后恢復重建與邊境地區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立足國家“一帶一路”布局,著力推動邊境口岸建設與發展;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提高抗震標準,注重綜合配套,嚴格質量要求,努力建設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現代特色、美麗宜居的邊境鄉村、城鎮,讓受災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記者 趙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