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多所中學領導涉嫌受賄被查 牽出校園超市壟斷內幕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我國大多數的中學里,都有自己的校園超市,提供食品、飲料以及一些日常用品,受到師生的歡迎。就在這個湖南衡陽里邊,市教育局指定的校園連鎖超市,在多所學校卻成為滋生腐敗的窩點。根據當地教育部門提供的消息,衡東縣、衡山縣9所中學的13位校領導相繼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縣管中學大部分卷入其中,包括8位中學校長,1位副校長和4位總務主任。
針對衡陽多位校領導被調查一事,當地檢察機關表示案件尚在偵查階段,而且涉案的人數可能存在變化,所以拒絕透露案件進展。但事件不斷發酵,引發輿論高度的關注。那教育部門指定的校園超市到底為何會出問題?學校角落的“生意經”,到底怎樣將十多位校領導卷入風波?
湖南省衡東縣第一中學,是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校門口一側,有學校唯一一家校園超市,叫做“衡東一中學生服務部”。每當中午,這里就會擠滿了前來購買飲料和方便面的學生。
記者:咱們這個超市的價格比外面怎么樣?
學生:比外面要貴一點,稍微貴一點。
記者:比如這個方便面多少錢?
學生:四塊二,外面是三塊五。
記者:那飲料呢?
學生:普遍貴五毛吧。
記者:我看里面可樂是三塊五,外面賣多少?
學生:三塊。
在衡東縣大多數中學,都有這樣一個生意紅火的校園超市。當地多位中學老師告訴記者,這學校角落里的“生意經”,幾乎令所有縣管中學領導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由于衡東縣檢察院一直沒有透露案件的相關進展,當地已經有不少傳言。
老師:聽說學校校長被抓,然后是因為超市的原因。
記者:多少個學校的校長被帶走接受調查?
老師:二中、歐陽遇中學、 六中、九中、五中,聽說什么老板用了一些手段。
記者:什么手段?
老師:肯定是什么手段,非法的。
記者來到衡東縣教育局采訪,多位官員對此事諱莫如深。
衡東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羅馬嶺:檢察院都不說我們還敢說,是他帶走的人。我們確實不清楚是帶走的哪幾個人,確實不清楚,不知道啊。
記者輾轉從衡東縣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內部了解到,衡東縣有7位校長,2位總務主任共9人被立案調查,立案時間是4月1號,原因是“受賄”。衡東一中辦公室楊主任則告訴記者,這9人有5人是學校一把手,分別是衡東二中、五中、六中、九中和歐陽遇中學的校長、還有二中的1位副校長和一中、二中、八中的3位總務主任。記者了解到,衡東縣的多家校園超市都是由“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經營,而該公司進駐的衡山縣,則是這次風波最先開始的地方。早在3月22號前后,衡山縣就有衡山二中、四中和實驗中學3位校長,以及二中的總務主任被抓,目前四中的校長和二中的總務主任已經被取保候審。
衡山縣教育局副局長李崇凱:當即就教育局黨委當即就開會,黨委成員分派到幾個學校,指導學校的工作,應該說應該是大局是穩定的,基本上是好的。
在湖南省衡陽市13位被調查的校領導中,衡東縣共9人,而衡東二中的校長、副校長、總務主任都被帶走,成為“重災區”。據多位老師說,都是因為校園超市老板向其“表示感謝”。
衡東一中辦公室楊主任:肯定是受賄了。
記者:受賄是吧,受賄的金額?
楊主任:總務主任好像是六萬塊錢。
記者:那這六萬塊錢您聽誰說的?從哪來的?
楊主任:我忘了,就是紀委什么的。
在采訪中,當地檢察機關表示,案件正在偵查階段,尚未有結論。當地教育部門也對學校做了穩定工作,空缺職務也已經安排人選暫替,學校的教學沒有受到影響。校長們為何頻頻掉入校園超市“黑洞”呢?
在同事們看來,被帶走衡山縣實驗中學校長工作能力很強,他從基層做起,已經在學校工作了二十年,評價還不錯。
實驗中學總務處劉主任:他從教導處副主任到副校長,再到校長,一路都是自己打拼出來。
記者:校長口碑怎么樣?
劉主任:口碑還蠻好的,工作能力蠻強。
有老師認為,這樣一位“好校長”卻沒能闖過“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的超市進校園的“公關工作”。衡山縣直到去年夏天,才將多年的自營校園超市模式,改為由楚康公司承包經營。
實驗中學總務處劉主任:我們覺得自主經營的模式還是可以,后來他來這里聯系了很多次,起碼這個事情叫弄了有兩年,后來肯定是找了學校的校長。
據介紹,衡山縣實驗中學自主經營校園超市時,一年的利潤在“六七十萬”,但楚康公司入駐后,每年要上交給學校88萬。在衡東縣第一中學,記者獨家拿到的一份2013年開始的為期三年的經營協議顯示,“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每年要向學校上交經營流水的22%管理費,并約定這一管理費每年不低于58萬。衡東一中辦公室楊主任說,超市老板逢年過節向校領導“表示感謝” ,這在過去非常普遍。
一中楊主任:超市的老板去“感謝”我們學校的校長,我們學校校長說跟你簽了合同,你還來感謝我沒有必要。
記者:拒絕了。
一中楊主任:就拒絕了。所以我們校長就沒有事。
令多所學校領導困惑的是,本來應該由市或縣層面對連鎖經營的超市進行公開招投標,但衡陽市教育局早在2009年就向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發文,要求“大力推進學校上的管理社會化和連鎖經營模式”,并決定以招商引資方式引進“楚康校園貿易公司”。正是這個上級主管部門紅頭文件的點名推薦,被認為是從上到下的“利益輸送”的源頭。
記者:問題出在哪?是出在超市還是領導,還是說出在這個文件上?
一中楊主任:指定它進入,多多少少就允許了什么利益輸送。
記者:利益輸送?
一中楊主任:對對對,從上到下呀。
這個所謂“楚康商貿有限公司”的問題,其實不只是發生在衡陽市。在湖南省工商局的網站上,湖南省14個地級市、州,13個都有楚康的分公司,甚至在常德市2013年11月份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名單中,“常德市楚康校園商貿有限公司”也名列其中。那么“楚康商貿”憑什么占據湖南的校園超市?記者調查發現,背后為其撐腰的竟然是湖南省教育廳下屬的一家二級事業單位。
湖南省教育廳下屬的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曾于2009年、2010年發文,要求未獲得備案的企業,一律不得在中小學校園從事校園連鎖超市經營活動。衡山縣實驗中學一位校領導說:企業需加入湖南省勤工儉學研究會才能備案。
實驗中學領導:應該備案,就是允許你進入,就說要通過這個協會來審查它的資質。
而加入湖南省勤工儉學研究會,每年需要交一筆會費。《湖南省勤工儉學研究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新增常務理事名單》顯示,湖南省陽光楚康校園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岳陽市楚康校園商貿有限公司和常德市楚康校園商貿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均是其常務理事。這個所謂的勤工儉學研究會到底是什么?記者了解到,它屬于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勤工儉學管理科,該科室在各地市有工作站。衡陽市教育局勤工儉學工作站黨委書記劉秋紅解釋說,從2009年開始,省教育廳生產裝備處開始推行校園超市,并以下文件通知的形式逐步推廣,“楚康公司”做為被作為被推薦的企業被列在文件上。
劉忠秋:反正就是說沒有強行的說你必須要搞,反正就是你學校里面,省里面推薦這個公司,這個公司比較規范,在其他的省份也是做的比較好的,根據自己的了解,根據學校自身的情況,逐步推進。
原來有省級教育部門的撐腰,怪不得衡陽市發文點名要求楚康進校園,而對于這樣的做法,湖南省教育廳一位內部人士評價說。
教育廳人員:我如果作為老百姓來說,我說這肯定純屬壟斷,那你讓其他經營者怎么辦?都要給學校給局里面送好多,你才讓你搞?這肯定是違法行為嘍。
對于教育生產裝備處和勤工儉學研究會的種種行為,湖南省教育廳是否知道?對于已經曝光出來的問題,又會如何處理?中國之聲及央廣網將持續關注。 (記者吳喆華 王逸群 姜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