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貿試驗區和三個片區建設實施方案將出臺
60項省一級權限擬下放三大片區
記者24日從省政協十一屆十一次常委會議上了解到,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不久將正式出臺。而自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已屆2月,截至目前,先后約有1.4萬家企業和機構入駐自貿區,最高峰時期,平均每個工作日有超過100家企業進駐。
21事項已推廣或試點
據介紹,廣東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于10日召開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主要研究討論自貿區和三個片區建設實施方案,梳理了需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的政策措施,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不久可正式出臺。目前自貿區相關機構人員基本到位,運作已進入正軌,自貿區和三大片區的門戶網站也正式開通。省人大常委會已將制定《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列入2015年立法計劃,省有關單位已啟動立法調研和條例草案起草工作,將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后公布施行。
目前上海自貿區可復制推廣的改革事項已基本在我省自貿區落實,由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復制推廣的29項事項,已有21項在我省推廣或試點,7項正抓緊協調推進。此外,已有9個國家部門的配套政策落地。
此外,按照能放盡放、放管結合、分類實施、權責一致的原則,我省已梳理了60項擬下放三大片區的省一級權限,待有關會議通過后即可公布實施。
目前進駐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項目有什么特點?據了解,這些項目多為高端服務業項目,大多集中在總部經濟、國際貿易、金融創新、航運物流、文化休閑等領域,體現了高端服務要素集聚趨勢。另外,自貿區還集中了一批制度創新項目,比如南沙的廣州國際航運仲裁院項目、前海的華南海事物流仲裁中心、騰訊創業基地項目、橫琴的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項目等。
將設航運產業基金
據了解,接下來我省將繼續推進自貿區建設的各項重點工作,著力將自貿區建設成為我省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重要基地。
在產業布局上,我省將加快區內發展保稅展示交易、跨境電商、汽車平行進口、碳排放期貨交易、融資租賃等新興業態,推進航運、交易、金融功能集成,設立航運產業基金及船舶產業基金,探索航運運價指數場外衍生品開發與交易業務。
為了推動建設與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營商環境。廣東將創新貿易監管制度,全面落實自貿區圍網區域“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監管模式,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建立涵蓋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等管理部門和物流倉儲等企業的跨部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并推動建立統一的知識產權管理和執法體制,探索建立自貿區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
在粵港澳經濟合作方面,我省將大力推進與港澳同城清算系統對接,打造粵港澳數據傳輸專用通道,實現通信服務和資費水平與港澳基本接軌。同時將創新粵港澳口岸通關模式,研究制定港澳車輛、游艇便利進出自貿區政策,加快推進粵港、粵澳之間的“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記者/駱驍驊 實習生/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