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權力“減法”換市場“加法”
我區公布首份政府部門權責清單
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6月29日,我區向社會公布第一批自治區政府部門權力清單,14個部門的權力事項精簡了1505項,精簡比例達54.7%,同時公布的還有責任清單。這意味著,今后這些部門將不得在清單之外行使行政權力,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也將更加清晰。
此次公布權力清單的發改、民政、工商等14個區直部門梳理出2751項權力事項,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共取消、下放、轉移和整合部門權力事項1505項,精簡權力事項比例達54.7%。對清理后的權力事項,按自治區級保留權力事項、明確主要實行屬地管理的事項、共性權力事項三個部分編制權力清單。
“經過這次對權力事項的全面清理,摸清了部門行政權力的底數,也為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工作鎖定了基數。”自治區編辦副主任韋運雪介紹,通過推行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讓政府部門自身和社會公眾知曉政府部門必須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事前應該做什么,事中事后監管應該做什么,不僅極大推進了簡政放權,也規范了行政權力的運行。
我區責任清單由部門職責、與相關部門的職責邊界、公共服務事項、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四部分組成。其中,14個部門明確主要職責227項,細化明確具體工作事項1232項。“將‘粗線條’的部門職責,分解為易懂、易行、易監督的具體工作事項,使社會公眾清楚了解并掌握相關事項部門間的職責邊界,有利于強化社會公眾對政府部門的監督。”
為讓職能部門的“份內事”變成老百姓的“掌中事”,自治區政府網站、自治區政務服務網站、自治區編辦網站和各部門官方網站將設置固定板塊公布“兩張清單”。此外,通過整合現有電子政務網絡資源,我區還建設行政權力運行平臺,推進清單內的權力事項在平臺上運行,大力推進網上辦事,優化辦事流程,接受社會監督。
“有了這‘兩份清單’,辦事流程一清二楚,也方便我們做決策,不用擔心走冤枉路了。”南寧市一家企業負責人說,以前,政府的權力太大,沒有邊界,清單就是種限制,向社會公布權責清單,既倒逼政府運作更加公開透明,也推動企業在市場經濟軌道上“大步快跑”,發揮市場經濟的正能量。
目前,第一批以外的其他54個部門(單位)的權責清單也已基本完成審核,將于今年9月底前全面公布,全區其他市、縣也將在明年7月底前公布,并接受社會監督。(記者/歐干恒 董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