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交警利用云計算技術建成交通管理“最強大腦”

貴州公安交警大數據實時作戰云平臺一角
核心提示:2014年來,貴州省公安廳交警總隊主動搶抓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時代機遇,積極與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三大通信運營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貴州省公安廳技術研究所為技術主導,吸取以阿里云為主的成熟云計算技術,搭建了貴州公安交警云平臺,為貴州公安交通管理業務應用提供強大的存儲、運算、彈性擴充能力支撐,全面提升了大數據時代的公安交通管理能力。

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中),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秦如培(前排左二)等領導在“1.4”蓉遵高速塌方搶險現場。當天,交警總隊成功運用大數據平臺迅速篩選、鎖定途經該路段的車輛信息,為搶險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
“過去,要查獲一輛假牌或是套牌車,依靠的是路面交警的偶然發現和群眾的舉報,而現在……”,貴州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指揮中心主任王斌指著大屏幕上一輛黑色轎車說,“云平臺的建立使機器智能識別成為可能,通過對車輛圖片進行結構化處理并與原有真實車輛圖片進行對比,車輛分析智能云平臺能瞬間判別這輛車是假牌還是套牌車”。
6月19日,國內首個運行在公安內網上的省級交通大數據云平臺——貴州公安交警云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由貴州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采用以阿里云為主的云計算技術搭建,可對海量的交通管理數據進行全庫關聯、智能聯想、自動研判、深度挖掘,為公共服務、交通管理、警務實戰提供云計算和大數據支持。
阿里云生態合作伙伴依圖科技網絡公司向云平臺輸出了車輛識別技術,識別結果可精確到車輛品牌、型號等,使車輛變的像人臉一樣具有唯一性。

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公安廳長孫立成同志(中)坐鎮交警總隊指揮中心
傳統IT架構無力支撐海量數據
“此前,雖然我們在全省道路上布設了較為完善的監控系統,但對這些監控數據的分析和研判更多還是通過人眼與經驗。”王斌介紹,大數據時代的交通管理數據有三個特點:第一,數據量大,每天數據增量達到TB級別以上;第二,處理速度要求快,時效性要求強;第三,類型繁多,包括結構化數據和視頻、圖片、二維圖表等大量非結構化數據。
目前,僅貴州省的路網監控系統收集的實時數據,其總量每月就已達到100TB。與此同時,從公安內部系統和來自社會的各種數據正像洪水一樣不斷涌入。對交警部門來說,開展交通管理工作不僅需要對這些實時進入的數據進行快速分析,還要拿這些數據和歷史數據進行比對、挖掘。
據王斌介紹,一次看似簡單的交通數據查詢,就需要同時交叉比對機動車登記系統、駕駛證管理系統和違法處理系統等多個業務系統的數據。對于傳統Oracel數據庫來說,當數據量達到百TB時,因并發用戶多、訪問頻度高、數據交換量大,數據的查詢響應就會變慢,無法支撐實時業務。“這是我們從IOE(IBM、Oracel、EMC)架構向云平臺遷移的原因之一”。

貴州省公安廳黨委委員、交管局局長王健伍(前排左二)在“1.4”搶險現場指揮調度搶險工作
云計算成交通管理創新引擎
事實上,對道路情況的實時監控,對可疑車輛和人員的識別,只是云平臺的路網監控、重點車輛監管、陽光警務等幾十個系統的眾多功能之一。自平臺投入使用以來,最大的成效是貴州交警真正實現了對公路客運、旅游客運、危化品運輸車等“兩客一危”重點車輛的精確管理。
依托云平臺上的重點車輛綜合監管系統,貴州交警將全省5.33萬家運輸企業、59.9萬名運輸駕駛人、1755家重點監管企業、5.3萬臺重點監管車輛、4341家租賃企業、3.5萬臺租賃車輛全部納入動態監管,對異常行為自動預警、自動提示,對駕駛人違法行為實時監控、精確干預,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對凌晨不按規定時間行駛的“紅眼客車”的精準查緝。

貴州交警云架構示意圖
下一步,貴州交警計劃借助大數據分析,建立重點駕駛人征信系統,對司機進行信用評分:根據駕駛人的違法記錄、事故記錄、家庭病史、體檢資料、社交關系、保險賠付記錄等維度設置指標,通過對駕駛人的信息數據和行為記錄進行綜合研判,最后得到駕駛人的信用評分,以此作為重點車輛駕駛人駕駛技能和履職能力的評估依據,其“信用可見”的特征可以引導重點駕駛人自覺減少違法行為。

有了“最強大腦”,一線交警一律佩戴執法記錄儀上崗,數據實時傳輸
依靠大數據的深度應用,貴陽等城市的交通擁堵情況,以及貴州省農村道路和高速公路事故多發的情況有望得到緩解。王斌表示,城市交通問題,需要刨根問底,才能找到出現癥狀的緣由。“通過連續觀測城市交通每天發生的變化,再利用大數據研判,可以真正找出交通不暢的癥結所在”。
據了解,此前阿里云就曾聯合貴州省政府開展“交通大數據競賽”,通過對海量交通數據進行分析,實現紅綠燈時間的智能調整,其中最好的算法可以讓紅綠燈前所有車輛的等待時間減少86%。而阿里云協助貴州省政府搭建的“云上貴州”平臺,也承載了部分居民出行數據的分析、計算功能。

路面民警使用的酒精檢測儀與公安交警云平臺聯接,一“吹”定音,任何人無權更改檢測數據,做到公正執法
大數據服務百姓民生
在搭建了貴州公安交警云平臺的基礎上,貴州交警緊緊抓住涉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公共服務,針對互聯網時代特別是移動互聯時代已經到來的實際,推出以微信、微博和“貴州交警”APP為主要內容的陽光警務手機終端,將“互聯網+”思路嫁接到交通管理服務中,以APP為平臺推出了涵蓋車駕管服務、事故處理等領域的七類公共服務,將傳統的車駕管、違法處理、事故處理、安全教育等窗口服務變為線上服務,打破了服務的時空限制,讓群眾足不出戶、手指輕點,利用手機客戶端就可辦理交通違法自助處理、交通事故快處快撤快賠、駕考預約、車檢預約、自主學習等二十一項交通管理業務,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服務群眾‘零距離’”。截止2015年6月底,群眾已利用該APP查詢違法、積分等信息共計1426萬次,安全學習答題18萬條次,自主處理違法15000條次,自主處理輕微事故1000余起,辦理駕考預約和車檢預約30000人次,使用“貴州交警”APP的用戶已達十萬人,且以每日二千人的增長速度遞增。(文字和照片均由貴州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