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7月22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包括甘肅等11個省區在內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檢驗檢疫區域近日共同制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檢驗檢疫通關業務一體化負面清單》。這意味著未列入《負面清單》的貨物,將在以上區域內全面實施出口直放。
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務處處長馬卿雁介紹,為積極穩步推進業務改革,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實現通關便利化,根據質檢總局部署,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南、四川、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近期共同制定了部分業務規范,并已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
馬卿雁說,以上11省區將執行統一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檢驗檢疫通關業務一體化負面清單》,對未列入《負面清單》的貨物實施一體化通關機制,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內海關形成互動,共同執行《負面清單》,實現區域內通關證明互認、無紙通關。
中新網注意到,此次開啟檢驗檢疫一體化通關的11省區將全面實施出口直放,對于檢驗檢疫信用等級B類以上企業,出口《負面清單》外的貨物且在區域內11局任一口岸通關的,可由產地檢驗檢疫機構受理報檢、實施檢驗檢疫,合格后,直接簽發通關單并將通關單電子信息發送至對應海關,口岸檢驗檢疫機構不再查驗換單。
與此同時,絲綢之路經濟帶檢驗檢疫區域還將全面實施原產地證簽證一體化、信用等級管理一體化和逐步實施進口直通。
之所以眼下不能盡快實施進口直通,是因為進口直通在業務操作層面比較復雜。馬卿雁解釋說,這對口岸與內地的信息互通要求較高,區域內11局正共同研究制定統一的業務規范和操作程序,待相關業務規范完成后將全面實施進口直通。
馬卿雁表示,檢驗檢疫機構的重要職能就是嚴把國門,保護我國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保護動物或者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維護國家安全。因此對于進口貨物,檢驗檢疫監管措施相對復雜,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檢疫風險有差別,同一地區不同貨物也有不同的檢驗檢疫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