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發現
日本侵華
又一罪證
制作紀念碑炫耀“威武”
本報訊(記者孫穎 通訊員麻莉莉)豐臺發現一塊慶祝日本“皇道紀元2600年大典”的石碑,這塊石碑是1940年制作的,據推測,石碑原始發現地應該為當時侵華日軍軍營所在地。目前這塊石碑已被豐臺區文物所妥善保管,不僅為研究豐臺地區抗戰歷史提供了新資料,也是日本侵華無法否認的又一鐵證。
據介紹,日前有群眾向豐臺區文委文物所反映,在豐臺區東營里小區5號院內有一塊帶有“皇紀二千六百年紀念碑”字樣的石碑。豐臺區文物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后發現,這塊石碑呈梯形,長133厘米,厚17厘米,最寬處47厘米,最窄處34厘米,正面刻有“皇紀二千六百年紀念碑”字樣,背面刻“××完成”字樣。
居民介紹說,這塊碑是二十多年前小區居民從距小區西500米左右的水溝邊運來的,院里居民經常坐在石碑上聊天、打牌。
豐臺區文物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皇紀”為日本紀元,始自神武天皇,“皇紀兩千六百年”即1940年,當時正值日本侵華戰爭僵持階段,日本政府為炫耀所謂“威武”以鼓舞國民士氣,大肆操辦了“皇道紀元2600年大典”慶典長達一年,同時還修建了“北京神社”、“建國神宮”(長春)和“南洋神社”(塞班島)。
石碑原始發現地被推測為當時侵華日本軍營所在地。據了解,自1935年日本憲兵強占豐臺火車站后,日軍在豐臺火車站旁設立警察署、日本憲兵隊,同時不斷擴建兵營,并貯存糧食、軍械、被服等后勤物資,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東倉庫”?!皷|倉庫”占地約有百余畝,后又不斷擴大,包括北孔莊子、南孔莊子(部分)、后泥洼、七里莊(部分)等村莊。“七七”事變后,侵華日軍繼續擴大兵營,在豐臺西部建了西倉庫以作為侵華戰爭的供給基地;擴大原來的馬號,成為軍馬研究所;修建鴿子樓,飼養大量軍用信鴿。X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