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8月14日電 題:抗戰烈士家屬受降日前夕告慰先靈
作者 申冉
“爺爺,我們來看您了,明天,就是70年前日本鬼子投降的日子。”14日,在南京抗日航空紀念館的紀念碑前,抗日空軍烈士金雯的孫女金鑫為爺爺送上了一朵花。78年前的今天,淞滬戰役中,他的爺爺帶領機組,轟炸日軍號稱“永不沉落”的指揮艦“出云號”,為中國空軍抗日戰場上的第一場勝利,貢獻了重要的力量。
1937年8月13日發生的滬淞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戰役,就在開戰的隔天,中國空軍主動出擊殲滅日軍,獲取了令人鼓舞的一次大捷。從此,8月14日被視為是中國空軍抗戰首捷日。
“我爺爺是黃埔五期的學生,(畢業)出來以后響應孫中山先生航空報國的號召,然后參加了中央航校的學習。”金鑫告訴記者,“滬淞戰役開戰之后,有好幾個機組收到命令去轟炸‘出云號’,爺爺也奉命帶領一個機組去,這場空戰也可以說,是他真正走上抗戰前線的重要戰役,。”
對于這場振奮軍心的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研究員高曉星是這樣描述的,在淞滬戰役開戰的第二天,中國空軍從凌晨就開始主動出擊。空軍第四大隊大隊長高志航率領的第四大隊的飛機,正好與日本敵機在杭州上空相遇,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空戰。高志航首開記錄就擊落了一架日本王牌飛機,隨后,其他戰友又擊落第二架日本王牌飛機。
“除此之外,中國空軍還首次對當時日本的指揮艦‘出云號’進行了猛烈攻擊,使其受到重傷,贏得了當時民眾和國內外媒體的喝彩。”高曉星說,“這場勝利大大鼓舞了當時中國軍民抗戰的勇氣”。
金雯隨后參加了多場戰役。然而,金雯卻沒有看到最后的勝利之日,“后來,在1942年的長沙戰役,爺爺在擊落了三架敵機之后,自己的飛機也受到重創,在返航途中機毀人亡。”金鑫說,她和家人從未忘卻抗日戰爭時期的慘痛記憶,幾乎每年都來紀念館悼念爺爺。
當天,金鑫將金雯的兩件遺物捐獻給了紀念館,“一件是眼鏡盒,一件是飛行睡袋,都是爺爺軍旅途中隨身攜帶的東西,寄托著我們對爺爺的懷念。希望在紀念館中,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們,記住在抗戰中犧牲的無數先烈,記住這段慘烈的歷史,珍惜今天的太平生活。”
從1937年8月13日,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重要戰役滬淞戰役開戰,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獲得最后的勝利,無數的“金雯”,為勝利贏得了一場場勝利,卻犧牲在勝利之日的前夕。這些先輩都將永遠被人們銘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