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莫斯科9月14日電 (記者 王修君)14日,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在莫斯科開幕。在本屆論壇上,相關各方簽署了“絲綢之路歐亞文化合作組織”協議。
由中國方面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已吸引了相關國家的極大關注。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也已發展成為“一帶一路”主題下,參與國家最多、規模最大的民間國際文化論壇。
本屆論壇由中國文化部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獨聯體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基金會、哈薩克斯坦人民精神文明發展基金會、中國絲綢之路基金會主辦,由國際大型能源集團中國新奧集團贊助。論壇吸引了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巴基斯坦等20余個國家的300余名各界人士參加。相關方圍繞“發展伙伴關系,共商文化合作”的主題,開設了“文化交流與國際合作:絲路精神的實踐與未來前景”、“多邊經濟合作的新型模式與可持續發展”、“文化多樣性與傳統經典的當代創新”等多個分論壇,涉及宏觀文化經濟、區域合作、圖書館、博物館、哲學歷史、傳統創新等諸多領域。
當天出席論壇開幕式的俄羅斯副總理戈羅杰茨表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歷史、文化等領域有很多相通之處,這不僅有利于增進沿線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也為沿線國家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俄羅斯和中國在人文領域開展了很多合作,這對兩國關系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在開幕式上說,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為引領歐亞合作帶來新機遇。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落實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掘沿線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促進不同文明共同發展。
在本屆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絲綢之路基金會、中國新奧集團與論壇的主辦方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哈薩克斯坦人民精神文明發展基金會、獨聯體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基金會以及俄羅斯外交部主管的戈爾恰科夫公共外交援助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綢之路歐亞文化合作組織”并簽署了合作協議,呼吁更多的國家文化機構和企業加入進來。
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絲綢之路基金會名譽理事長王玉鎖表示,該組織的宗旨是以平等開放、相互尊重、包容互鑒、互利共贏、共謀發展為原則,倡導合作伙伴間共建、共享文化成果。通過搭建一個以規劃、實施區域文化、經濟合作項目為目的,多國支持和參與的國際民間交流與合作平臺,建立國際間相互支持與協作的有效工作機制,更好的推動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歐亞經濟聯盟國家間文化交流與多邊合作。
本屆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將持續至15日。首屆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于去年12月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是以平等、開放、互利共贏為原則,參照達沃斯論壇的模式和經驗創立的民間文化交流平臺,旨在為中外文化學者、藝術家、活動家、企業家及政府官員提供多元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機會,推動21世紀絲綢之路的傳承與發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