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先導與優勢材料創新發展”專項成果發布,10大項目達到國際國內領先——
納米成本市科技創新新亮點
本報訊(記者 童曙泉)“12納米碳納米管集成電路CMOS器件研制”、埃博拉病毒快速診斷納米試劑盒……本市日前發布的“先導與優勢材料領域”10項科技創新成果,均取得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納米”成為本市經濟科技發展新亮點,納米產業園區總投資已達約50億元。
日前,市科委舉行《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系列成果發布之“先導與優勢材料創新發展”專場發布會。
據介紹,去年4月14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實施《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積極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加大科技創新儲備,積極培育先導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工作。“先導與優勢材料創新發展”專項的設立,充分體現了行動計劃的創新導向原則。該專項部署了3項重點任務,即納米材料原始創新和集聚發展、先導材料國產化開發和高端產業培育、優勢材料產業競爭力提升和輻射帶動。到2017年,要實現80項以上納米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20項以上高溫合金、增材制造材料等先導材料及其應用產品的開發和批量生產,持續提升優勢材料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市科委負責人介紹,從發布的10項科技成果來看,北京已經圍繞納米、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等領域重點布局,在納米技術原始創新,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器件在光電子、電力電子、微波射頻三大領域應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通過創新機制,市科委與各區縣共建產業園,實現科技與產業對接。例如,市科委與懷柔區政府聯合共建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41項納米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戶園區,總投資約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