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0月12日電 (記者 孫亭文)風云變幻、春來暑往,天氣無不時刻和“地球村”里的萬物息息相關。12日,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國的50余名氣象科技專家齊聚中國新疆,就中亞區域天氣氣候科學問題展開交流討論。
當日,為期兩天的首屆中亞氣象科技研討會在此間開幕。該研討會由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區域氣象中心主辦,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研究所協辦。
新疆氣象局局長張守保表示,中亞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地區,屬于干旱半干旱氣候,生態環境脆弱,提升氣象災害防御能力與水平、減緩和降低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是氣象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該研討會就共同關心的中亞區域氣象科學問題和推進未來區域氣象科技合作展開交流和討論,旨在提高中亞防御氣象災害以及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為加快區域發展提供氣象保障服務。
張守保稱,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與中亞國家水文氣象部門以及相關科研機構有著交流和合作,在資料和信息交換、區域氣候變化等氣象科技領域已取得明顯成效。希望進一步深化這種交流和合作,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力爭在區域精細化數值預報模式、災害性天氣機理、防災減災技術、氣候變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動中亞天氣氣候研究和應用新發展。
塔國水文氣象局自動化傳輸中心副主任達夫雅托夫·拉希德說,中亞地區和中國新疆在氣象方面息息相關。塔克吉斯坦現在有80余座氣象站、水文站,期望和中國加強氣象、水文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塔國已安裝中國的氣象軟件,確實給塔國氣象部門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但合作仍需加強。
吉國水文氣象局副局長艾山霍德扎耶夫·內斯科爾迪說,吉國飽受地震、山體滑坡之苦,迫切需要解決水文、氣象方面的諸多問題,但這是一項系統的研究。參加該研討會,期望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專家加強交流與合作。
短暫開幕式后,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蘭州大學、新疆氣象局及澳大利亞天氣研究中心,哈國水文氣象局,吉國科學院等機構的30余名專家學者分別就相關課題做大會報告。
此外,與會專家還將就“中亞國家聯合開展氣象災害防御”、“中亞天氣氣候科學計劃”等議題進行座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