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 張希敏)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國際計劃(中國)等13日在北京舉行第四屆 “國際女童日”暨關注女童權利活動,關愛貧困地區女童。
第四屆 “國際女童日”暨關注女童權利活動通過分享調研報告,探討女童社會問題,提升公眾對女童問題的認識,并擬探索在媒體環境和企業社會責任中,如何更好提升性別意識、促進女童平等。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其合作伙伴在全國五省開展的最新調研顯示:西部少數民族女童和貧困女童在學率顯著偏低;早婚女童因訂婚或結婚被迫失學;女童表現出更高的學業期待和學習熱情,卻難以享有和男童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對此,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布了反映中國女童狀況和需求的《中國女童教育與發展需求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女童保護、職業發展、環境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對女童的現狀和需求進行了詳盡的調研與分析,重點關注貧困、留守、早婚、殘疾等女童之間的差異,系統分析地區、性別、民族、經濟、學校、家庭等因素對女童教育發展狀況與需求的影響。研究發現,弱勢女童,尤其是留守女童、患有殘疾的女童和貧困女童的處境更容易受到性別不平等的影響。
主辦方介紹說,2015年是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s)的目標實現年度,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的20周年紀念年,這是關于女性議題最大規模的會議之一,也標志著性別平等事業在全球開展的重要轉折點。
會上,國際計劃(中國)發布第九份《世界女童狀況報告——女童權利:未完成的事業》。報告融匯了來自世界上各行各業的不同人士,以不同的視角,對于女童狀況的或消極、或積極的觀點與討論;反映了“千年發展目標”即將到達預期年限之際,全球各行各業對于女童和女性狀況的改善所作出的努力。
國際計劃(中國)的首席代表斯萬?庫彭說,“2012年10月11日,第一屆‘國際女童日’的時候,國際計劃正式發起了‘因為我是一個女孩’倡導活動,旨在創造一個尊重女童、促進女童權利和消除基于性別的不平等的世界。該活動鼓勵女童和男童成為變革力量。兒童的心聲作為這項活動的核心信念,也是國際計劃工作的基礎,符合我們創造持續改變的愿望。因此,今天的活動不僅是我們‘因為我是一個女孩’倡導活動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們促進性別平等的重要一步?!?/p>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秘書長朱錫生在講話中特別提到未來的行動方向,并號召全行業、全社會,著手于現在,著眼于未來,為推進女童教育與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