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近30多年來,兩岸關系總體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2008年后,兩岸關系走上和平發展道路,處于1949年以來最好的時期。要和平不要沖突、要交流不要隔絕、要協商合作不要零和對抗,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兩岸關系已經不再處于以前那種激烈沖突、尖銳對抗的敵對狀態。
兩岸關系發展歷程告訴我們,臺海動蕩緊張,兩岸沖突對抗,民眾深受其害;走和平發展之路,謀互利雙贏之道,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兩岸同胞應該倍加珍惜和平發展成果,徹底化解兩岸敵意,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構建穩定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制度框架。
兩岸雙方應該加強交流對話,增進政治互信,通過平等協商、積極探討,推動解決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各種難題,同時管控好矛盾和分歧。設立兩岸熱線,有助于雙方及時溝通,避免誤判,處理緊急問題。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可以先建立起來。
60多年來,兩岸走上不同發展道路,實行不同社會制度。道路和制度效果如何,要由歷史去檢驗,讓人民來評判。兩岸雙方應該相互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選擇,避免讓這類分歧干擾兩岸交流合作,傷害同胞感情。
我們了解臺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想法和感受,重視并推動解決了許多與之相關的問題。只要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兩岸雙方可以通過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當前,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是“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臺獨”煽動兩岸同胞敵意和對立,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臺海和平穩定,阻撓兩岸關系發展,只會給兩岸同胞帶來深重禍害。對此,兩岸同胞要團結一致、堅決反對。
第三,堅持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我們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著眼點和落腳點是要增進同胞的親情和福祉,讓兩岸同胞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只要是有利于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兩岸雙方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做,并把好事辦好。
我們愿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溝通,發揮好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對貨物貿易、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問題,雙方可以抓緊商談,爭取早日達成一致。我們歡迎臺灣同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也歡迎臺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
要加強兩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增強同胞精神紐帶,為民族未來培養優秀人才。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根基在基層、希望在青年。現在還有很多臺灣鄉親從未來過大陸,我們熱誠歡迎他們來大陸走走看看,參與到兩岸交流大潮中來。要為兩岸青年學習、就業、創業、交流提供更多機遇、創造更好條件,使兩岸基層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成為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實現民族振興的重要力量。
第四,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有延綿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但近代以來卻屢遭列強欺凌。120年前,臺灣慘遭外族侵占,成為全民族的剜心之痛。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才洗刷了半個世紀的民族恥辱。透過歷史風云變幻,可以深切體會到,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民族強盛,是兩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
當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實現這個偉大夢想。我們在幾十年的時間內走完了世界上很多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我相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