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幫
留菜心”
疏解“大考”前
解答百姓3大題
“就像‘剝菜幫’一樣,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和非優勢產業,留下的都是‘菜心’”。
在這個剝離的過程中,在北京打拼的人們會得到更多的就業選擇,離夢想的距離被無限拉近;上下班路上,抬頭望見的是叫做“北京藍”的清澈顏色,不再憂心于灰蒙蒙的“心肺之患”;出行方式也多樣化了,高速難覓“斷頭路”、城軌接近1000公里,市郊鐵路也趕著幫地鐵分憂,總長達800公里的回家路牽連著城區與郊區市民的心……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百姓如何能感受到生活因此變得更美好?面對本報記者的提問,在昨天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集體采訪中,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用一個比喻和一串數字做了具體闡釋。
燒腦題
——批發市場疏解這么難,
能按時完成嗎?
不超時限
前三季度撤并升級清退
90家低端市場
今年以來,北京市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各項工作部署,緊緊抓住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郭金龍書記曾指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場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大考”。
這場大考中,哪些題最費腦筋呢?
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批發市場、部分教育醫療公共服務功能等四類重點疏解領域,每個領域的疏解工作的難度都不小。相對來說,歷史上多年自發形成的批發市場難度相對較大,這之中涉及的產權方、市場舉辦方、個體商戶很多,也由于多年歷史的集聚,所以難度大。相關部門、區縣都正在積極地推進中。目前來看,河北部分承接本市批發市場轉移疏解的承接地“商氣”還不足,轉移出去的個體商戶出現了一些回流的現象,這很正常,隨著承接地“商氣”的不斷凝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逐漸成熟,“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按照計劃確保這項疏解任務的完成。”
信心絕非空談。前三季度,北京市已撤并升級清退90家低端市場,完成全年任務的60%,騰退營業面積約44萬平方米,攤位1.2萬個。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的動物園、大紅門、天意市場,都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目前,動物園地區批發市場、大紅門地區批發市場、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疏解進展順利。2015年1至9月,動物園地區批發市場已減少攤位560個,查封庫房9個,拆除違法建設34處共800平方米,拆除234塊戶外廣告牌匾,市場商氣明顯降低。大紅門地區批發市場升級改造、調整外遷、撤并拆除步伐加快,1400家商戶簽約石家莊樂城國際商貿城;方仕窗簾城等4家市場完成升級改造,減少商戶330家,疏解從業人員650人;關停錦繡連發布藝等5家市場,疏解商戶3200家,疏解從業人員1.2萬人。白溝大紅門國際服裝城(二期)已試營業,一期、二期共有1500多家商戶落戶。建筑面積達100萬平方米的大紅門服裝博覽中心已在白溝新城開工建設。西城區屬企業天恒集團從天意小商品市場收回天恒大廈3800平方米使用權,2015年底前將完成東天意市場清理騰退,將疏解攤位350個,疏解從業人員1050人。新發地批發市場加快外遷倉儲物流功能,首批300余商戶簽約落戶河北高碑店,預計年底前將帶動4000多商戶落戶。
綜述題
——疏解如何做到“瘦身健體”?
控增調存
倆月“卡”住3200件產業項目
環京“菜籃子”年供菜300萬噸
為了迎接更美好的生活,除了疏解批發市場,政府還面臨著一系列難題需要疏控并舉、分類施策、逐一攻破。
首先要嚴控增量。今年8月發布的《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是“史上最嚴”禁限目錄,城六區的禁限比例統一提高到了79%。新版禁限目錄發布以來,全市有3200多個產業項目被“卡”在工商門檻之外,“瘦身健體,首先要做到不增肥,從源頭上控制增量效果明顯”。
其次要調整存量。堅持政府與市場兩手用力,更注重以經濟手段促存量產業和功能疏解,對限制類、淘汰類和單位能耗超標企業實施更嚴格的差別化電價政策,對企業搬遷過程中因土地轉讓而產生的土地增值稅等稅收給予減免。
另外,一般性制造業方面,嚴格執行《北京市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截至10月底,共關停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315家,提前完成300家污染企業年度淘汰任務,累計淘汰各類污染企業995家;北京地區已向河北疏解轉移的工業項目超過80個,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達產以后將形成2500億元的產能。
在高耗水農業生產功能外遷方面落實《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意見》,2015年小麥生產面積減少10萬畝,生豬生產規模調減5%;環京“菜籃子”生產基地擴大到70余萬畝,年供菜量300萬噸,占到全市消費量的1/3左右。
教育醫療也有可喜成績。北京城市學院接收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后,5000名學生和1000名教職工今年9月順利遷入順義區楊鎮新校區;天壇醫院整體遷建工程主體結構5月封頂,預計2017年基本完成搬遷;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設計批復,北大醫院大興院區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備受關注的“在通州建城市行政副中心”已經明確,市行政副中心行政核心區土地拆遷騰退工作已經完成。通州新城86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已開工29個。可見行政事業性服務機構正在加快疏解。
壓軸題
——有更美好的生活,
百姓如何感受到?
率先突破
一批重大項目
正積極推進
交通、生態、產業,成了整張答卷中的重頭戲。據介紹,北京市將按照這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的規劃,繼續在這些領域加大力度,積極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和事項。
一體化交通將織成一張大網。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2015-2030年)已正式上報,京沈客專征地拆遷加快實施,京張鐵路全線工程前置手續齊備,京霸鐵路可研報告會簽上報,京唐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廊涿城際可研編制評估加快開展,市郊鐵路平谷線走向及站位設置正在征求意見。另外,北京新機場航站樓9月底正式開工,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京臺高速征地拆遷加快開展。《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總體方案》已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意見,正在抓緊修改。西南公路貨運主樞紐工程、京南昌達物流基地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京津冀治超一體化會商機制進一步完善。
生態環境則采取聯防聯治政策。北京市將進一步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積極推進機動車排放污染控制協同治理。1至10月全市PM2.5累計平均濃度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淘汰老舊機動車25萬輛,推廣純電動汽車8667輛,新增重型柴油車實施國家第五階段排放標準;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全部建成投運,京能石景山熱電廠、國華北京熱電廠實現關停,全年壓減燃煤400萬噸任務基本完成。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本市濕地保護發展規劃、市行政副中心綠地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都在抓緊編制。
產業對接協作持續推進。圍繞集中構建“4+N”的產業合作,厘清對接思路和重點,與津冀兩省市累計對接60余次。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完成建設投資公司組建,先行啟動區開發建設方案制定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正式發布。首鋼京唐二期項目開工建設,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規劃正在報批,科學規劃臨空經濟區功能布局。
殷呈悅 J241 制圖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