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4日電 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表示,目前,央行正在牽頭研制若干區域金融改革試點方案,未來將逐次推出,估計會涉及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相關領域。
12月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第114次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開展區域金融改革創新的有關工作。
對于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工作的進展,陸磊介紹稱,首先,區域金融改革創新的總體框架到底是什么?一方面,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央行會同有關部門根據金融運行規律和區域經濟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展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范圍覆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部工業化轉型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民族和邊疆地區,內容涉及金融對外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農村金融改革、民間金融和跨境金融合作等。
陸磊認為,總的來看,區域金融改革創新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支持條件成熟地區做好金融改革與產業結構升級、金融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銜接,引導地方充分利用現有政策,提高金融運行效率,推動符合當地實際、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改革創新,取得了積極成效。
其次,陸磊表示,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五大理念,進一步做好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地方改革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各地區你追我趕、創新發展的區域金融改革格局,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經過認真研究,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地區分類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指示精神,加大金融對“三農”、小微企業等經濟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形成了《吉林省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方案》、《浙江省臺州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按照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精神,起草了《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金融支持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
陸磊表示,兩個試點方案分別根據地區的不同特點進行安排。《吉林省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方案》圍繞盤活農村產權、農業產業化供應鏈、互聯網金融創新和分散現代農業規模經營風險等四大特點做文章,提出六項改革任務:一是完善組織體系,開展新型合作金融試點,組建服務“三農”的擔保體系等。二是在應收賬款、存貨、訂單等方面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三是擴大擔保物范圍,拓展土地收益保證貸款模式應用領域,開展“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四是發展農村互聯網服務,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支持力度。五是探索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等涉農資產證券化業務,推動涉農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六是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推進特色農業保險試點。
而《浙江省臺州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則以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可持續可復制商業模式為主線,積極探索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有效途徑,提出八項改革任務:一是支持小微企業提質升級,提高創業創新效率。二是完善多層次金融組織體系,創建服務專營機構。三是利用現代技術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四是拓寬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五是健全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和保險機制。六是推進地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七是加強兩岸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交流合作。在這方面,浙江省臺州市與臺灣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已經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八是完善金融監管和風險防范機制,規范民間融資行為。
至于廣東、天津、福建三地自貿試驗區的指導意見,陸磊認為,其共性是在借鑒上海成功經驗的基礎之上,提出以下任務:一是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二是深化外匯管理改革,實行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允許區內機構借用外債。是指限額內和宏觀審慎框架下。三是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探索建立與自貿試驗區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四是加強監測與管理,完善區域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陸磊強調,廣東、天津和福建分處三地也有自己的個性,三個指導意見充分重視了三地經濟金融特點,比如廣東立足粵港澳推動金融市場對接;天津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同城化綜合金融服務;福建以兩岸金融合作為重點完善金融同業合作機制。以上我和大家介紹了五份方案和意見的主要內容。
最后,陸磊坦言,下一步央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和相關地方政府在上述各方案落實過程中,按照風險可控、分步有序推進原則,積極研究制定實施細則,穩妥有序推進各項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確保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為全國深化金融改革和擴大金融開放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經驗。還有若干區域金融改革試點方案,央行牽頭正在研究中,今后將逐次推出,估計會涉及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相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