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官兵在廢墟內緊張搜尋幸存者。記者 魯力 朱洪波 攝
12月20日中午11時40分左右,深圳市光明新區光明辦事處鳳凰社區恒泰裕工業園后側發生山體滑坡災害。經初步核查,此次滑坡事件造成33棟(間)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損害,59人失聯。目前,從現場成功救援的7名被困人員已經全部送院治療,均無生命危險,900多名疏散群眾已得到妥善安置。
南方日報記者從深圳山體滑坡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了解到,地質專家和結構專家已對現場進行評估,暫時不會有再次滑坡危險。經現場勘測,初步判斷滑動的是余泥渣土受納場堆砌的人工砌土,自然山體并未發生滑坡。
事故失聯人員上升至59人
“垮塌發生在11時40分許,泥土像海浪一樣席卷而下。”目擊者彭綿鑫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據恒泰裕工業園區內一名目擊者回憶,當時他正在公司上班,中午公司突然斷電,隨后看到山體崩塌,泥土不斷往公司方向涌過來,同事們趕緊往外跑,公司無人被埋。現場差不多20厘米寬的工字鋼都扭得跟麻花一樣。“這次泥土滑下來,多虧附近有個大魚塘。”這名目擊者說,“水被泥土激蕩起兩三層樓高,起了緩沖作用,要不肯定有更多損失和傷亡。”
一名逃出的村民說,災害發生時他正在村里,他家的房屋被滑下來的泥土推倒并掩埋,“沖瀉下來的泥土最近時離我只有10米左右”。
災害發生后,相關部門要求迅速組織力量,開展搶險救援,全力救援被困人員。20日23時許,深圳市應急辦主任楊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日深圳光明新區滑坡造成59人失聯,其中男性36人,女性23人;33棟建筑被毀,其中廠房14棟,辦公室2棟,食堂1間,低矮建筑物13間,宿舍3棟。當地政府部門仍在冒雨救援。
堆土過多過高或是原因之一
據悉,災害現場已經成立了救援指揮部,下設11個工作組正在按照應急預案啟動救援工作。指揮部統籌協調省市消防、公安、武警、衛生、應急、安監、住建、規土2000多人,全面開展搜救工作。截至20日23時許,已安全疏散群眾900多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現場救出被困人員7人,全部送院治療,均無生命危險。
事故發生后,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立即派出專家趕赴現場。經現場勘測,初步判斷滑動的是余泥渣土受納場堆砌的人工堆土。
事故發生前后,深圳當地并沒有發生大規模強降雨,為何會導致山體滑坡?省地環站專家經現場勘查后向南方日報記者介紹,事故發生地點原是一個老采石場,后作為余泥渣土受納場使用。雖然事故當天有一點點降雨,但理論上并不足以誘發山體滑坡,初步判斷廢棄堆土堆得過多過高是原因之一。而由于滑坡體位置較高,沖下來的勢能很大,造成破壞較大。
暫不會有再次滑坡危險
此外,記者從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了解到,截至18時30分,該總隊已調派11支消防救援隊104輛消防車、566名消防官兵、123臺生命探測儀、4臺無人機、30條搜救犬參與救援,共疏散和救出14人,全部生還。
接到救援通知后,深圳“120”立即調派光明新區中心醫院、光明新區人民醫院等13家醫院急救站出診,接治14名生還者,其中中心醫院收治9人,光明新區人民醫院收治5人,均生命體征平穩,廣東省、深圳市專家組也在現場指導醫療救治工作。
據了解,深圳市、區衛生計生部門已經聯合調配急救力量進行現場搶救,成立了現場指揮部,并設立了3個現場救治點。并調集市、區醫療機構的15臺救護車、60余名醫護人員現場待命準備后續搶救。此外,全市醫療機構也均做好準備,開通綠色通道,隨時應對可能的醫療救治工作。
另據現場救援指揮部20日21時消息,地質專家和結構專家已經對現場進行評估,暫時不會有再次滑坡危險。
(記者 李榮華 盧軼 向雨航 曹菲 見習記者 鄧強 后方聯動:記者 戎飛騰王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