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力爭2020年森林覆蓋率37%
中新網成都1月21日電 (賀劭清 安源)記者21日從四川省林業工作會議獲悉,四川力爭到2020年,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全省林地保有量控制在3.54億畝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18.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7%。
據了解,地處長江、黃河上游的四川,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天然林區之一和重點水源涵養區。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四川原始林被大規模采伐,天然林面積銳減,森林覆蓋率曾一度下降到13%。
1998年長江發生全流域性大洪水,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堪憂,四川率先實施停止天然林采伐,并在次年制定了保護天然林的地方性法規。
經過十余年的努力,四川生態狀況持續改善,已基本建成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截至目前,四川森林覆蓋率達36.02%,高出全國平均14個百分點,治理鞏固沙化、石漠化土地400多萬畝。其中,汶川地震生態修復重建已全面完成,蘆山災后恢復林地植被43.9萬畝,修復大熊貓棲息地21.2萬畝、大熊貓基因交流走廊帶2.6萬畝。
“雖然四川生態建設取得突出成績,但仍存在森林資源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四川省林業廳廳長堯斯丹介紹,目前川西北大量沼澤濕地退化,45%的天然濕地尚未建立有效的保護平臺,近2300萬畝荒漠化土地亟需治理,人工林地產出率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6.2%。
堯斯丹介紹,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未來五年四川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流失、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
據悉,未來五年四川除了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37%,該省還將控制濕地保有量在2500萬畝以上,治理和保護恢復植被的沙化土地面積不少于800萬畝,保持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在1億畝以上,森林火災損失率、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分別控制在1‰、3‰以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