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21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位于埃及首都開羅的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中方愿同阿拉伯國家開展共建“一帶一路”行動,推動中阿兩大民族復興形成更多交匯。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著力點之一就是積極主動參與全球治理,構建互利合作格局,承擔國際責任義務,擴大同各國利益匯合,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要抓住未來5年的關鍵時期共建“一帶一路”,確立和平、創新、引領、治理、交融的行動理念,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展的推動者、中東工業化的助推者、中東穩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中方愿同阿拉伯國家開展共建“一帶一路”行動,推動中阿兩大民族復興形成更多交匯。
第一,高舉和平對話旗幟,開展促進穩定行動。“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墻、少筑墻,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
中國古代圣賢孟子說:“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敝袊鴮χ袞|的政策舉措堅持從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發,堅持從中東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范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網絡。
中國人有窮變通久的哲學,阿拉伯人也說“沒有不變的常態”。我們尊重阿拉伯國家的變革訴求,支持阿拉伯國家自主探索發展道路。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十分重要。這就好比阿拉伯喜聞樂見的賽駱駝,前半程跑得太快,后半程就可能體力透支;前半程跑得太慢,后半程又可能跟不上。騎手只有平衡好速度和耐力,才能夠堅持到最后。
恐怖主義和極端思潮泛濫,是對和平與發展的嚴峻考驗。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需要凝聚共識??植乐髁x不分國界,也沒有好壞之分,反恐不能搞雙重標準。同樣,也不能把恐怖主義同特定民族宗教掛鉤,那樣只會制造民族宗教隔閡。沒有哪一項政策能夠單獨完全奏效,反恐必須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
為此,中方將建立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在中阿合作論壇框架內召開文明對話與去極端化圓桌會議,組織100名宗教界知名人士互訪;加強中阿網絡安全合作,切斷暴力恐怖音視頻網絡傳播渠道,共同參與制定網絡空間國際反恐公約;提供3億美元援助用于執法合作、警察培訓等項目,幫助地區國家加強維護穩定能力建設。
第二,推進結構調整,開展創新合作行動。日趨激烈的國際發展競爭,需要我們提高合作檔次。要推進“油氣+”合作新模式,挖掘合作新潛力。中方愿同阿方加強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合作,續簽長期購油協議,構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長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戰略合作關系。要創新貿易和投資機制,拓展合作新空間。
中國對外投資已經進入快車道,阿拉伯國家主權基金實力雄厚,我們可以更多簽署本幣互換、相互投資協議,擴大人民幣結算業務規模,加快投資便利化進程,引導雙方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參與“一帶一路”重點項目。雙方要加強高新領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動力,可以依托已經成立的技術轉移、培訓中心等,加快高鐵、核能、航天、新能源、基因工程等高新技術落地進程,提高中阿務實合作含金量。
為此,中方將實施創新合作行動,愿同阿方探索“石油、貸款、工程”一攬子合作模式,延伸傳統油氣合作鏈條,合作開發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中方將參與中東工業園區建設,重點推進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建設,通過人員培訓、共同規劃、合作建廠等方式,實現加工制造、運輸出口一體化;啟動中阿科技伙伴計劃,在現代農業、信息通信、人口健康等領域共建10個聯合實驗室;舉辦中阿北斗合作論壇。
第三,促進中東工業化,開展產能對接行動。產能合作契合中東國家經濟多元化大趨勢,可以引領中東國家走出一條經濟、民本、綠色的工業化新路。
中國裝備性價比高,加上技術轉讓、人才培訓、強有力融資支持,可以幫助中東國家花較少的錢建立起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玻璃、汽車制造、電廠等急需產業,填補產業空白,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中方優勢產能和中東人力資源相結合,可以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
今天上午,我出席了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二期揭牌儀式,這一項目將引進紡織服裝、石油裝備、摩托、太陽能等100多家企業,可以為埃及創造1萬多個就業機會。
為促進中東工業化進程,中國將聯合阿拉伯國家,共同實施產能對接行動,包括設立150億美元的中東工業化專項貸款,用于同地區國家開展的產能合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同時向中東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商業性貸款,支持開展產能合作;提供10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并提高優惠貸款優惠度;同阿聯酋、卡塔爾設立共計200億美元共同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中東傳統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高端制造業等。
第四,倡導文明交流互鑒,開展增進友好行動。文明具有多樣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一樣,一同構成我們這個星球的生命本源。中東是人類古老文明的交匯之地,有著色彩斑斕的文明和文化多樣性。中國將繼續毫不動搖支持中東、阿拉伯國家維護民族文化傳統,反對一切針對特定民族宗教的歧視和偏見。
中華文明與阿拉伯文明各成體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類發展進步所積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視中道平和、忠恕寬容、自我約束等價值觀念。我們應該開展文明對話,倡導包容互鑒,一起挖掘民族文化傳統中積極處世之道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
“一帶一路”延伸之處,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躍之地。民心交融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昨天,我會見了獲得“中阿友好杰出貢獻獎”的10位阿拉伯老朋友。正是有一代接一代的友好人士辛勤耕耘,中阿友好的大樹才能枝繁葉茂、四季常青。
為了讓人才和思想在“一帶一路”上流動起來,我們將實施增進友好“百千萬”工程,包括落實“絲路書香”設想,開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譯;加強智庫對接,邀請100名專家學者互訪;提供1000個阿拉伯青年領袖培訓名額,邀請1500名阿拉伯政黨領導人來華考察,培育中阿友好的青年使者和政治領軍人物;提供1萬個獎學金名額和1萬個培訓名額,落實1萬名中阿藝術家互訪。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埃及諺語說:“比時間永恒的是金字塔?!痹谖铱磥?,最永恒的是埃及人民崇尚變革、追求自由的偉大精神。今天的埃及承載著傳承文明的希望,肩負著探索復興道路的使命。中國堅定支持埃及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期待埃及成為地區穩定支柱和發展標桿。
民族復興的追夢路上,難免會經歷曲折和痛苦,但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要心手相連、并肩攀登,為深化中阿友好合作而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共同奮斗!
舒克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