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8月29日電(記者 傅煜)湖南省國土資源廳29日對外發布消息稱,目前湖南14個市州已全部完成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礎工程建設,建成了以“一網一庫一平臺”為核心的“數字湖南”基礎工程體系。豐富海量的地理國情成果,為各行業提供了基礎性、公益性、應急性地理信息資源保障與服務。![]()
據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方先知介紹,所謂“一網”即衛星導航定位地面增強系統基準站網,它是各行各業各單位快速、高精度獲取位置服務必需的基礎設施。經兩期工程建設,目前湖南已經建立起覆蓋全省域的122個基準站網,其中85座融合了北斗系統的導航定位服務,可為北斗終端提供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位置服務,可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和建設、交通運輸、國土調查、測繪、地質、氣象、地震、空間科學、地球物理等行業和領域,目前正為286家單位提供服務,注冊賬號1498個。
以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的“一庫”,即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礎工程數據庫體系。它集成了自然、社會、經濟、人文、環境等多種地理空間信息,主要包括大地測量成果、多源多時相航空航天遙感影像成果、多類型基本比例尺地圖成果等。其中,航空影像成果已覆蓋湖南全省98.4%。
在“一平臺”方面,目前湖南已實現全省21.18萬平方公里的矢量電子地圖全覆蓋,高清影像覆蓋全省85%,擁有160余萬條的地名地址信息、部分區域街景以及長沙、張家界、崀山等地區三維地形數據資源。2015年,完成了張家界、湘西、永州、懷化、邵陽等多個市域約5.35萬平方公里的矢量數據更新,并通過利用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數據及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形成了約60多個專題圖。
方先知表示,在精準服務政務管理和社會需求的同時,地理空間大數據也形成了地理空間“大產業”。目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核心裝備制造、航空航天遙感、衛星導航定位與位置服務、空天地一體化數據采集、地理空間大數據處理等為主導的產業鏈條,并培育了地理信息產業園。2015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態勢下,湖南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值保持了較快增長速度,綜合總值近150億元,較上年度增長2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