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高考語文、數學、英語科目考試已經結束,從試卷中能看出哪些教育信號?有專家指出,2022年高考數學北京卷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命題理念,穩妥推進新高考的改革,突出對主干知識、思想方法、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查,通過優化試卷結構、創新呈現方式、精選試題素材,突出學科本質,達到落實高考育人的目的。
專家指出,2022年高考數學北京卷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著力點,三個突出,四條路徑”的評價體系:
一個中心:立德樹人
北京卷命題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構建了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有試題以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綠色環保場館為背景,設置二氧化碳所處的狀態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圖,滲透德育教育。有試題以學生熟悉的校運動會體育比賽為背景,重點考查統計學中關于數據的收集、估計、預測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滲透體育教育。
兩個著力點:數學素養、創新能力
專家認為,北京卷通過設計現實性和綜合性問題,實現對邏輯推理、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學抽象、數學建模、數據分析六大素養的綜合考查。以邏輯推理為例,北京卷設計了至少5道題進行考查。如有試題以一個無窮正數數列來設置,考查數列的基本概念、研究數列的增減性、估計數列項的范圍、判斷數列是否為等比數列等。四個選項既考查合情推理,也考查演繹推理。
北京卷設置創新和思維深刻的問題,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試題題目設計創新,考查學生多角度、深層次去理解數學本質。
三個突出:主干知識、思想方法、問題解決能力
專家指出,2022年是北京實行新教材的第一年,北京卷基于數學課標,回歸教材,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重點關注學生應知應會的內容,淡化機械記憶。重點考查了函數導數與不等式、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平面解析幾何、立體幾何、統計概率、數列、其他(集合、復數、二項式定理、充要條件、向量)這些主干知識,充分體現了對數學知識考查的基礎性和全面性。
同時,北京卷關注學生的不同發展水平,通過設置具有豐富的問題梯度的問題,達到對數學知識的綜合考查。這不僅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搭建了臺階,也充分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中“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要求。
此外,試卷突出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突出對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查。比如,有試題選取綠色冬奧會為情境創設數學問題,問題呈現了二氧化碳的三相圖,該圖可以使學生了解跨學科的知識。通過設置此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的環保問題,樹立有責任的公民意識。
四條路徑:試卷結構、呈現方式、試題素材、數學本質
專家指出,數學試卷優化結構,體現出基礎性和選拔性,為引導教學、防止題型固化、命題方式固化起到積極的作用。在試卷難度控制上,繼續保持試題的“入口易、口徑寬”,中低難度的試題仍保持了相當的比例。同時,綜合創新題依然具有較強的挑戰性,并保持了較好的區分度。
專家還指出,數學北京卷通過創新題型,設計條件或結論開放、解題方法多樣、答案不唯一的試題等多種方式,體現試題的選擇性和開放性。
此外,試卷精選試題素材,體現數學與社會和學生生活的聯系,比如有試題設置鉛球比賽問題,源于國家規定如果成績達到9.5m以上,可以獲得國家“三級運動員”證書這樣的背景,所設計的問題符合現實。材料源于社會、源于真實情境,考查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同時,試卷關注數學本質,引導教學回歸課堂,使學生從深層次去感悟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專家認為,總之,2022年高考數學繼續保持“入口易、口徑寬,深入緩、出口難”的特點,導向中學對“四具備”人才的培養,即具備自覺的數量觀念的人、具備嚴密推理邏輯的人、具備高度抽象概括的人、具備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作風的人,引導教學在六個方面“下功夫”,即在主干知識的掌握上下功夫、在數學學科本質的理解上下功夫、在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上下功夫、在數學應用探究上下功夫、在創新思維形成上下功夫、在數學素養的養成上下功夫,助力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