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4日電 國新辦24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盧愛紅在會上表示,目前,已在7省市7家頭部平臺企業,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累計參保900余萬人。人社部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完善相關政策,擴大試點范圍。
會上有記者提問:當前,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成為我國勞動者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請問,在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方面還將采取哪些措施?
對此,盧愛紅表示,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是重要的就業“蓄水池”。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有利于促進勞動者體面勞動和高質量充分就業。近年來,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健全制度機制,推動政策落地,優化公共服務,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促進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下一步,人社部將繼續積極探索,完善政策措施,不斷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持續提升就業服務質量。落實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政策措施,加強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強化靈活就業人員崗位信息對接,支持勞動者通過線上線下實現多渠道就業。同時健全培訓措施,支持勞動者就業和提升職業技能。穩步提高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改善勞動者工作和生活條件。
二是強化企業用工指導。加強法律政策宣傳、用工行政指導和監督,持續推動相關政策措施落地。積極推行新就業形態系列指引指南,引導平臺企業及合作企業與勞動者依法訂立勞動合同、書面協議,合理確定勞動報酬,科學安排工作時間,公平制定平臺勞動規則,不斷提高企業依法合規用工水平。
三是優化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目前,已在7省市7家頭部平臺企業,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累計參保900余萬人。人社部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完善相關政策,擴大試點范圍。同時,還要積極暢通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渠道,研究完善相關辦法,提升參保和待遇享受的便捷度。
四是暢通勞動者糾紛調解渠道。加強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對勞動報酬、休息、職業傷害等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開展一站式聯合調解服務。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1500多家這樣的調解組織。同時,還將加強部門聯合監督檢查,及時受理勞動者舉報投訴,協調處理有關矛盾糾紛,依法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