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0月25日電 題:守護和平,反對“臺獨”——民間團體紀念臺灣光復79周年
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紀念臺灣光復,緬懷先賢先烈”“守護和平,反對‘臺獨’”“祖國再統一,臺灣真光復”……
10月25日,臺北中山堂外的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勞動黨、統一聯盟黨等多個臺灣民間團體人士手持標語參加集會,紀念臺灣光復79周年。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公會堂(今為中山堂)舉行。次年,10月25日被定為“臺灣光復節”。
2000年12月,民進黨當局取消臺灣光復節放假,如今有些年輕人已淡忘或忽視這一節日。但數十年來,民間團體堅持每年臺灣光復節在中山堂前舉辦紀念活動。
受東北季風和臺風“潭美”外圍環流影響,25日上午臺北陰雨連綿。各界人士在雨中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鞠躬、獻花。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活動中,與會者唱起創作于1946年的《臺灣光復紀念歌》。
出席活動的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表示,民進黨當局以“臺獨”為執政目標,企圖割斷兩岸同屬一中的歷史事實和法理。紀念臺灣光復節,要伸張歷史正義,維護民族大義。臺灣同胞要站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立場,維護共同家園。
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指出,當前兩岸關系嚴峻,紀念臺灣光復,要喚起社會對臺灣光復的歷史記憶,并發出臺灣人民期盼兩岸和平統一的聲音。
活動中有不少青年身影。臺灣青年陳崇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民進黨當局親美媚日,因意識形態而漠視臺灣光復節。民間團體紀念這一節日特別有意義。
10月25日,臺灣民間團體在臺北舉辦活動,青年代表宣讀社會各界團結紀念臺灣光復79周年聲明書。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攝各界人士當天還冒雨游行至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所在地凱達格蘭大道,遞交社會各界團結紀念臺灣光復79周年聲明書。
途中,有行人聽到關于臺灣光復歷史的介紹時駐足鼓掌歡呼,還有民眾拍攝游行隊伍。
“臺灣光復鞏固了兩岸同屬一中的歷史事實且符合國際法理。”上述聲明書指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所謂“新兩國論”是對歷史事實的蔑視,違反國際法和臺灣地區現行憲制性規定;廣大臺灣民眾希望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絕不愿意看到兩岸兵戎相見。
聲明書強調,兩岸一中的法理定位不容挑戰;反對民進黨勾連外部勢力介入臺海問題;呼吁兩岸及早開啟民主協商,確保臺灣地區長治久安。
臨近中午,紀念活動落幕,集會者陸續離去。風漸歇、雨漸停,天空中露出一縷陽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