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溫璐、郝萍)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應急管理改革發展成就。
會上,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國家消防救援局局長周天表示,“十四五”期間,截至到8月底,消防救援隊伍接處警量已達1027萬起,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應急管理部著力從四個方面提高能力,應對挑戰。
一是持續加強練兵。每年組織開展大練兵活動,加強實戰化、模擬化、基地化訓練,強化熟悉演練、戰例復盤,制定完善各類預案,開展等級達標考核和指揮能力考評。針對高層建筑、地下工程、大型綜合體、化工災害事故等救援難題,組織開展課題攻關,創新戰法訓法操法,完善處置規程和指揮要點。在2024年的世界消防救援錦標賽上,中國消防代表隊取得了男子團體冠軍的優異成績,充分展現我國消防救援的練兵效果和專業能力。
二是打造尖刀力量。按照國家部署,在全國統籌布局建設6個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優化組建10個機動總隊、一個航空救援總隊,實現重要區域機動力量全覆蓋。加強消防特勤力量建設,在全國分災種組建一大批救援能力強、裝備精良的攻堅組和專業隊,提升攻堅克難的能力。以消防救援隊伍為骨干組建的中國救援隊,先后赴土耳其、緬甸等國家執行國際救援任務,體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
三是完善力量體系。在建強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基礎上,推動構建多元化消防力量體系。“十四五”期間,各地黨委、政府加大投入,全國新建城市消防站3538個,總數達到1.15萬個,較“十三五”同期增長44%;新建政府專職消防隊6692個,新招錄政府專職消防員11.4萬人,總人數達到25.5萬人,消防救援力量得到明顯擴充。同時,還深化與軍隊應急力量和各行業領域專業救援力量、社會應急力量共訓共練機制,在重大事故災害救援中互相配合、協同處置。
四是夯實保障基礎。一方面緊跟職能拓展,加快常規消防車輛的裝備配備,一方面強化科技賦能,加快舉高救生、化學偵檢、無人機、機器人等新型車輛裝備配備。這幾年,新增消防車輛2.3萬輛,防護裝備439萬件套,滅火救援器材202萬件套,讓消防救援人員有了更多的救生“利器”,也降低了作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