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溫州10月24日電 (張益聰)“溫州灣新區、龍灣區的區位之新;中國眼谷的建設之新;各級政府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共同成為本次大會的關鍵詞。”近日,2025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國際眼健康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啟幕,中國眼谷理事長瞿佳在現場如是說。
據悉,本次大會設立20場分會,共有32家上市企業高管、36家頭部投資機構、120余家科技創新企業、160余家眼科醫院和視光機構參與會議,匯聚了“產學研投”多領域海內外專家人才,共論國際眼健康創新路徑。
22日,開幕式現場。主辦方 供圖區位優勢帶動要素流動
論壇現場,溫州市科技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金龍軍表示,該市致力于營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營商環境,尤其是在醫藥創新項目的保險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不僅有利于區域生產要素的流動,還為創新活力注入溫州提供了強大支撐力。
溫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之一。如今,隨著數字經濟崛起,中國“變道超車”,在AI、具身智能等方面迎來后發優勢的科創井噴,溫州也迎來了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產業轉型升級轉折點。
作為溫州“東部科創新城”,溫州灣新區、龍灣區成為溫州“一港五谷”建設的中心——中國眼谷、中國(溫州)新光谷、國際云軟件谷“三谷”并立,甌江實驗室、國科溫州研究院等高能級科創平臺林立,為該區域未來產業發展注入強大科創動能。
不僅如此,龍灣國際機場、溫州大道、S1S2軌道交通……這里還是溫州“東部樞紐新城”。隨著溫州東站建設轟鳴聲響,除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還有哪些峰會將落地溫州?
22日,開幕式現場。主辦方 供圖大孵化器脈動科創引力
目前,全球眼健康產業迅猛發展,市場體量超2500億美元,特別是AI的應用和發展前景廣闊,而中國則在這方面發展迅猛。
“近年來,中國科創實力逐年提升,各領域高峰論壇越來越國際化。”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范國平坦言,他對此次大會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各領域的老朋友很多”,這直指浙江“醫教研投”融合發展的科創模式。
在浙江,“AI+行業”的技術創新已然成為產業領域多跨融合、交叉學科融合發展的新方向,并形成人形機器人、生物制造、航空航天和眼健康與人工智能“四大賽道”。
“所有領域的科技成果都能在AI賦能下實現高增效、新增長,眼健康領域更是如此。”中國眼谷首席科學家、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呂帆表示,放眼科創全局,她期待更多科創孵化器發揮成果轉化作用,助推更多科技成果“飛入百姓家”。
截至2025年9月,中國眼谷園區已注冊企業超400家,2024年,眼谷小鎮實現總營收103.5億元,其中核心園區營收達46億元,稅收突破5000萬元,初步構建起以專業引領、專家驅動為核心的產業生態體系。
體制機制促動招才引資
自2019年首屆論壇啟動至今,本次論壇已發展為科技、醫療、投資、產業“四界融合”格局,并構建了“學術引領—創新競賽—產業落地”的完整生態。
“有別于傳統醫療健康行業論壇,這次大會集聚了政府部門、臨床醫學、產業鏈條等多方面資源,形成了跨領域合力。”某醫療企業董事長道出了參會原因。
不僅如此,本次論壇的重頭戲——首屆全球技術創新大賽“AI+眼健康”人工智能專題賽決賽暨第七屆中國眼谷眼視光創新創業“建行杯”挑戰賽正式啟動。大賽征集海內外全球高校、科研機構及初創企業項目,從180余個項目中遴選40個,并將角逐出一二三等共計10個獎項。
此外,論壇現場,《2025中國眼科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報告》、《眼健康顯示產品技術規范》與《通用盲文全息存儲技術規范》等一系列重要報告與標準正式發布,為眼健康領域發展形成初步規范。
浙江省經信廳總工程師李永偉表示,接下去,浙江還將持續構建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的發展鏈路,打造市場化、法制化、一體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全面幫扶企業孵化成長、發展壯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