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1月12日電 (周藝偉)“機器人、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等4個行動計劃,明確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標志產品和示范應用的主攻方向。”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孫海生12日表示,到2028年,該省力爭突破200項以上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取得80項以上原創性重大成果,打造20個以上優勢產業集群,推動產業能級實現大幅躍升。
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供圖當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山東省機器人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6—2028年)》等4個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孫海生表示,在機器人產業領域,山東將緊緊抓住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圍繞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軟件系統、整機制造等關鍵環節,重點攻克智能傳感、人機交互、具身智能等前沿技術,研制先進伺服電機、操作系統軟件、特種機器人等創新產品。
同時,山東將加大場景應用拓展力度,推動機器人在汽車、家電、交通、醫療、文旅、救援、采礦等多領域和多環境中的深度應用,打造100個具有代表性的標桿應用場景,加快推動山東建設成為中國機器人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未來產業先行地。
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梁愷龍表示,山東將充分發揮工業智能制造等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導向作用,支持機器人領域開展仿生設計、混合驅動等前沿交叉技術研究;支持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領域開展細胞培育肉、柔性傳感纖維、高端海綿鈦等前沿技術研發。
此外,山東支持機器人領域加快突破高精度傳感器、先進伺服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聚焦食品、輕工紡織、冶金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需求,強化工藝迭代、裝備制造等關鍵技術供給。
梁愷龍說,山東將高水平建設機器人、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領域國家級和山東省級創新平臺120家以上,全面提升創新平臺產業支撐能力,同時建好人形機器人省重點實驗室等山東省級平臺,支持機器人領域優勢單位積極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
山東是工業大省和制造業大省,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機器人產業應用場景豐富。在智能化升級方面,山東將推動機器人產業與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三大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李英峰說,該省將具有先進技術、創新模式和應用成效的機器人應用場景納入“工賦百景”揭榜掛帥項目范圍,按規定給予最高200萬元人民幣獎補;在現代冶金領域推廣智能冶煉、無人倉儲等應用場景;在現代食品領域打造智能生產線和全鏈條溯源系統,建設5個以上智能工廠或數字化車間;在輕工紡織領域發展柔性生產、個性化定制模式,研發具備自感知、自決策功能的智能紙機。
據悉,去年以來,山東圍繞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母機、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等13個重點產業,分別出臺了科技創新3年行動計劃。本次機器人、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4個行動計劃印發實施后,實現了該省19條標志性產業鏈全覆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