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4日電 (記者 應妮)第三屆中約友好對話會13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對話會以“開放·傳承·互鑒:共筑中約文化之橋”為主題,來自中國、約旦、埃及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位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中約青年代表以歌聲傳遞友誼。主辦方供圖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余應福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約兩國政治互信持續增強,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人文交流碩果累累。在此基礎上,各領域應加強對話交流,促進共同發展;深化文明互鑒,增進民心相通;堅持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和中國駐約旦大使郭偉分別致辭。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丁浩表示,以北京外國語大學為代表的高校持續打造中約人文交流精品項目,這些已成為國內外學界了解阿拉伯的重要窗口。他期待中約青年能以本次對話為新起點,成為傳承中約友誼,講好兩國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文明互鑒故事的使者。
青年代表在活動現場合影留念。 主辦方供圖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張亮表示,該企業聯合中國外文局共同打造了“孫悟空”IP,啟動了中約跨文化融合項目。他們計劃同約旦各方朋友攜手努力,共同促進兩國間文化教育藝術等人文領域交流,開創中約關系更美好未來。
活動期間,“做自己世界里的孫悟空”環球兒童美育計劃正式啟動。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計劃是一項以“美育”為核心,致力于搭建跨文化理解與友誼橋梁的公益行動。它將從約旦起步,把中國豐富的文化美學元素,轉化為適合當地孩子的創意美育課程。
圓桌對話。 主辦方供圖在圓桌對話環節,6位中外學者圍繞“數智時代的中阿人文交流”的主題進行探討,分享了他們借助新技術、新平臺,開展中約、中阿人文交流工作的實踐成果與思考。與會嘉賓認為,數智時代不是要用“數字”取代“人文”,而是要讓技術成為一種新的人文。
本屆對話會由中國外文局、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支持,中國外文局煦方國際傳媒、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