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14日電 (記者 李姝徵)11月14日,2025第二屆“江海之間”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浦東研討會在浦東新區新場古鎮舉行。
活動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為使命,匯聚多方力量,圍繞“申遺沖刺、區域協同、活態保護”等重點議題展開研討和主旨分享,進一步推動制度化協作,為聯合申遺凝聚堅實的工作合力。
圖為上海浦東新區新場古鎮。(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供圖)目前,新場古鎮作為上海唯一代表,與江浙12個古鎮攜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今年8月,《“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評估文本》已上報國家文物局,聯合申遺正式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重要事項,跨省市協同取得重要進展。會議期間,滬蘇浙三地還圍繞協同治理形成階段性安排,建立跨區域聯席會議與日常聯絡機制,構建聯合數據庫與共享工作格局,推進聯合普查、聯合修繕、聯合展示等工作。
活動現場發布兩項階段性成果: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形成的《新場古鎮歷史研究成果》以及由上海交通大學建筑遺產中心完成的《新場古鎮數字化保護成果》。同時,新場鎮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舉行鎮校合作揭牌儀式,為古鎮申遺進一步提供智力支持。
據悉,新場古鎮對標《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任務清單》,明確7大類任務、19項指標和32個項目,年內可完成22項,完成率65.6%,10項確保在2026年年底基本完成。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新場古鎮繼續煥新任務清單、古鎮風貌、古鎮空間、古鎮文旅和公共服務,全面提升古鎮保護開發能級,通過推動古鎮“微更新”、深挖古鎮海濱鹽文化、強化數字技術賦能、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場景等舉措,讓老宅民居保留古韻又煥發新顏,實現千年古鎮與現代科技的有機對話。
在圓桌論壇環節,各方圍繞“江南水鄉古鎮文化遺產的價值再發現與活態保護研究”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呼應新階段申遺策略,總結江南水鄉古鎮作為人地共生文化景觀的生態智慧,推動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的區域文化共同體建設。
相關負責人表示,浦東新區將繼續發揮先行示范作用,將新場古鎮打造成“保護修繕和更新利用統一、空間改善和功能優化統一、文化傳承和生活品質統一”的上海城市更新古鎮樣本,在更高起點上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與各方合力推進古鎮整體保護與活態傳承,共同打造“活著的江南水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