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1月21日電(楊陳 陳沿佑)11月19日至21日,首屆道路交通學術年會、茅以升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匯聚了來自政府、學界、企業及東盟國家的院士專家、行業代表等,共同探討交通運輸領域的前沿技術與高質量發展路徑。
圖為大會現場。楊陳 攝本次大會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道路交通委員會、平陸運河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活動以“新時期、新通道、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通過“會、展、賽、獎”多元融合的形式,為交通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簡稱茅獎)是2001年經國家獎勵辦批準、國內第一批依靠社會力量設立的科技獎勵項目,下設“橋梁大獎”“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獎”“工程科技獎”等9個獎項。多年來,茅獎已獎勵了4638名優秀人才,其中成長為兩院院士的48位。特別是“橋梁工程大獎”“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等獎項,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獎”于2024年首次設立,聚焦交通運輸核心技術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協同創新,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支持原創性、顛覆性、引領性的技術發明與創造,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助力實施科技強國、交通強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活動期間,舉行了2024年度“茅以升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綠色循環瀝青材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世界首座高速鐵路與公路懸索橋設計方法與工程實施關鍵技術》等71個項目分獲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
圖為頒獎儀式。廣西交通運輸廳供圖2025年度“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工程科技獎”會期舉行啟動發布儀式。該獎項聚焦城市、交通、水利、建筑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重大工程創新,直面“綠色、智能、韌性、耐久”的新質生產力挑戰,與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獎互為支撐,共同構建覆蓋“大土木”“大交通”全產業鏈的創新激勵體系。
據悉,本次大會還舉行了“平陸運河建設工程技術論壇”“基礎設施智能綠色與工業化建造論壇”“2025年茅以升道路交通學術年會”三大平行論壇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發展座談會”“‘茅以升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獎’‘茅以升工程科技獎’專家會議”等專題活動,并前往平陸運河多個項目點進行考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