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加快建設城鄉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社會志愿者“四社聯動”。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積極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加強食品藥品監管能力建設,建成市級食品檢測檢驗中心,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抓好平安商洛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對非法集資、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全面推進“七五普法”,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和風險防范機制,持續推進法治信訪、責任信訪、陽光信訪,全面開展信訪“三無”縣區創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合力共建“信用商洛”。堅決擁護支持軍隊改革,扎實做好國防動員、兵役征集、國防教育、軍事設施保護、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軍民融合和雙擁共建等工作,切實抓好軍轉干部安置、復退軍人就業和貧困軍屬優撫政策的有效落實。
(十)堅持服務群眾、民生為先,努力辦好十件實事
一是緩解中心城區“上學難”問題。力促新建商中、市初級中學、商州區思源學校和嘉園國際、商丹高新幼兒園建成投用,加快推進秦韻教育城、商州區高級中學,商州區第六、第十五小學,商州區第四、第十二、第十三幼兒園建設,改擴建商州區第一、第三小學。全年新增高中學位1000個、初中學位4800個、小學學位1000個、幼兒園學位1200個。
二是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問題。建成市級政務服務中心,同步推進縣區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整合部門信息,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實現市縣區聯網運行,同步建成網上大廳,對所有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實行“一廳式辦理”。
三是緩解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充分利用現有閑置的地下停車場,建成東關老體育場、丹江公園等6個地上、地下停車場和立體停車場,新增泊車位5000個。
四是實施中心城區公共交通改善工程。積極推進出租車行業改革,理順城市公交經營體制,更新增加城市公交數量,擴大公交線路覆蓋面,推行刷卡乘車,加快城東客運站建設。
五是實施中心城區市場建設工程。新建4個、改造提升2個市場,建成2個小吃城,下茬整治北新街、中心街、東環路、團結路、東關市場的亂擺亂放及占道經營問題。
六是實施中心城區清潔保潔提升工程。新建改造下沉式垃圾轉運站17座、垃圾收集屋58座,購置各類垃圾清運、清掃車輛70輛,推行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二次污染。實施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建設二類公廁61座,改造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旱廁3000座。
七是實施中心城區健身休閑場所完善工程。開放市體育館,建設商洛游泳館和丹江、江濱銀杏公園健身示范長廊,建設6個小廣場,改造提升金鳳山、龜山公園。
八是實施中心城區城周綠化工程。按照改善城市生態、做美城市、增綠添彩的要求,全面抓好市區直觀坡面造林綠化,完成高標準造林2萬畝,確保三年實現裸露山體全部綠化達標。
九是實施中心城區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市圖書館、群藝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組織中心城區群眾性惠民演出20場次。
十是實施中心城區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完成黃沙河、柳家溝、馬蓮峪河道綜合治理,徹底解決污水、垃圾等環境污染問題。
各縣區政府也要圍繞上學、就醫、就業、健康、養老、出行等民生民本問題,辦好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好事,市政府將從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四、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