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為民營經濟破“枷”清“障”
近年來,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在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簡化行政審批、鼓勵科技創新以及融資、減負等各方面都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民營企業的生存環境雖有了極大改善,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現象,成為制約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頑疾。如一些領域名義上對民營企業實施“非禁即入”,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民營企業仍然在吃“啞巴虧”,遭受著各種變相的準入障礙,各種“民企歧視”……
“我們要轉變觀念,再轉變觀念”,作為提供創業服務的政府部門,從去年至今,省人社廳一直強調角色的轉換。省人社廳廳長翟四虎表示,過去,在創業促就業工作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經常處理不好,導致政策措施浮在面上,出現“兩張皮”現象。去年以來,我省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新理念、載體、機制和擔當能力,政府工作人員轉換角色,眼睛向下,主動和市場對接,積極破解創業帶動就業出現的難題。
一系列適應經濟新常態主動和市場對接的有力舉措,激發了我省民營經濟投入創業的巨大熱情。陜西丹尼爾企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國慶、陜西超群醫藥集團總裁徐社會等民營企業家紛紛表示,要加入到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中來。最近,西安外事學院為“魚化龍大學生創業基金”追加了300萬元。
省委書記趙正永在省工商聯成立60周年大會上說,當前,世界經濟正在深刻調整,我國經濟保持總體穩定、但面臨挑戰不斷增多,陜西發展多年來形成的追趕超越的態勢遇到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挑戰。在這個時候,進一步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既是我省加快建設“三個陜西”的需要,也是保持追趕超越發展特征的需要。
“又踏層峰望眼開,且待佳令破曉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省爬坡過坎、攻堅轉型的關鍵時期。凝聚全省上下的智慧力量,充分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的重要作用,不斷鞏固民營經濟在我省經濟中的地位,我省民營經濟將會不斷做大規模、做優做強,釋放出更加強勁的發展活力和潛力。(王向華 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