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州區開展“雙包雙促”扶貧攻堅活動以來,商州區國家稅務局在商州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商洛市國家稅務局的精心指導下,堅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為主線,以“服務基層、服務稅戶、服務民生”為目標,以“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為己任,積極探索新常態下聯鎮包扶工作新機制,全體黨員及包扶干部全力以赴,真抓實干,使該局所包扶村——商州區金陵寺鎮劉村,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商州區金陵寺鎮劉村位于商州區西南熊耳山下,距離商州城區15公里處,該村修有通村公路,村民分別散居在秦河兩岸和一條深溝一面山梁上,當地村民勤勞樸實,民風淳樸,屬商州區典型的貧困山村。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527戶,1699人;有耕地面積1191畝,以山坡地為主,人均基本農田0.7畝。由于沒有村辦企業和主導產業,大部分村民長年以外出打工、種地、家庭飼養部分家畜等收入為家庭生活主要來源。
在“雙包雙促”扶貧攻堅活動中,商州區國家稅務局領導班子帶領黨員包扶干部,深入劉村各組村民家中,細致入微開展走訪調查研究工作,沉下心來吃透村情組情民情,他們經過多次入戶調查摸底,并與干部群眾深入座談交流,在分析利弊之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一是加強思想建設,明確包扶工作任務,提升聯鎮包扶工作質量。為了讓包扶工作有章可循,持續推進,讓全體黨員及包扶干部心中有數,真抓實干,商州區國稅局向大家明確了六方面工作任務,即聯系協調建成覆蓋村間的主要道路,確保道路暢通無阻,使群眾的出行更安全更便捷;協助抓好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為全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好村小學校舍,完善學?;A設施建設;籌措資金建設好村黨員活動室,完善村黨支部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核桃園種植科管工作,對村民進行系列技能培訓,實現農業發展穩步增長;扶持村民養豬10戶,50頭,養羊5戶,50只,養雞3戶,300只,實現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早日脫貧致富。
二是建立完善和扎實落實了聯鎮包扶工作責任制。該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謀發展,抓落實,促脫貧工作上。他們按照商州區“雙包雙促”扶貧攻堅活動內容的要求,并結合國稅工作實際,專門成立了包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來著力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任務的具體落實。明確要求科級干部每人包2戶,科級以下干部每人包1戶,并把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定期聽取包扶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包扶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從而有力促進包扶工作穩步推進,確保年度目標和規劃如期實現。
三是積極幫助劉村解決實際困難為脫貧致富打下基礎。該局領導多次到劉村走訪調研,與干部群眾座談交流,幫助該村調整產業結構,引導發展核桃產業,為群眾發放《核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核桃常見病蟲害防治》等書籍。給該村捐資2萬元,用于發展養殖產業,向六戶困難戶免費提供仔豬、仔羊20多頭,發放了養殖技術資料,進行了養殖技術指導,并就科學化養殖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來以點帶面,著力推進全村發展養殖產業,努力拓寬農民脫貧致富的視野和渠道,使廣大群眾擴大了脫貧致富視野,提高了科學種養水平,增強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提升了貧困群眾的自我脫貧能力。加強村黨組織建設,捐資3萬元修建黨員活動室,并配備了活動健身器材。選派優秀干部到劉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協助村級“兩委”成員開展工作,強化“三會一課”,完善黨員扶貧幫困等制度建設,強化黨務、事務公開,做好“升級晉檔”,進一步增強了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雷打不動堅持每年“六一”前夕為劉村小學學生捐贈學習、體育用品,看望該村困難群眾,向該村困難群眾贈送了米、面、油、慰問金等生活用品,并堅持每年向考入高校的困難大學生,進行資金幫助,切實幫扶該村實現脫貧致富、富民強村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