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推動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其中,海南省和北京市昌平區等262個市縣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柞水縣入選。 周成全 記者 韓建軍
全域旅游是將特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旅游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新發展模式。
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原則上為2~3年時間。國家旅游局將制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指南,加大對創建工作的指導力度。
對旅游業率先實現當地經濟貢獻率15%和新增就業貢獻率20%,率先實施“1+3”旅游綜合管理和綜合執法模式,旅游廁所建設率先達標,旅游數據中心率先建成的創建單位,國家旅游局將優先組織驗收。通過驗收的,正式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錄。
凡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錄的,首先將優先納入中央和地方預算內投資支持對象,優先支持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納入旅游投資優選項目名錄,優先安排旅游外交、宣傳推廣重點活動,納入國家旅游宣傳推廣重點支持范圍。
其次,還優先納入國家旅游改革創新試點示范領域,優先支持A級景區等國家重點旅游品牌創建,優先安排旅游人才培訓,優先列入國家旅游局重點聯系區域。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對不能保持創建成果的,將及時退出。
發展全域旅游,是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適應旅游業發展新形勢、遵循旅游業發展內在規律的客觀需要,是轉變旅游發展方式、實現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