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是一個大鏈條的產業,二手車亦是如此。從開始的銷售,到汽車后市場、配件、服務、車險、車貸等等,是一個一輛汽車從萌發到報廢的整個過程。而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影響,不僅使得像上汽這樣的整車廠商要打造電商平臺,就連平安這個以傳統金融業務起家的機構也要插足二手車,于去年3月投資10億打造平安好車,并在一年內迅速在全國擴張。然而,二手車的市場雖然巨大,各大二手車電商打拼探索著自己的發展道路的時候,現實卻并不會輕易地指出方向。
不過,在平安好車董事長兼CEO楊錚看來,平安切入二手車市場肯定是正確的。雖然目前許多電商都在忙著爭奪各個流量入口,但是同時也在嘗試汽車附屬的其他產業。天貓,京東現在對汽車配件的滲透已經很深了,所以也在開始進入汽車后市場,而京東已經接入線下門店資源了。二手車只是平安好車進入汽車市場的一個切口,平安好車要做的是一個集汽車交易,汽車金融和汽車服務三大塊為一體的一站式汽車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汽車解決方案,而這個平臺對于整個平安集團來說,更多的是一個獲得流量,增強用戶粘度的窗口。在這一點上,平安完全具有整合全產業鏈的優勢。
一方面,平安擁有8000萬的保險客戶,2500萬以上的車險用戶和1500萬銀行用戶,這些用戶基礎可以為平安好車帶來更多的關于汽車的數據,同時也為平安創造了更多的吸收用戶群體的機會。相信假以時日,通過平安好車內部數據的不斷日積月累,車輛的檢測和評估這兩個重要的環節必定會更加清晰明朗,市場也會更加規范成熟。另一方面,平安作為金融大亨,自然不會放過汽車金融這一大角色。從之前的電話車險,到現在3年投資50億所推出的平安車商貸,無一不看得出平安在汽車產業中所下的苦心。
當然,這些都只是切入點,在嘗試之后,汽車后市場必然是大家正向奪取的領地。在汽車產業中,數據最值錢,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用一整條鏈來把用戶框在其中。試想一下,某個二手車在出售時附帶某個汽車后市場網站的養護記錄,這就是標準,而這個養護記錄甚至可以成為盈利的商品。當然,要做到這些并非易事。但是平安所想的,便是將這條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同自身的產業優勢整合起來,從而進一步滲透整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