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一系列涉及教育、醫藥衛生、文化、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等領域的改革“日程表”,共計8個方面39項年度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其中包括研究提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啟動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出臺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指導意見等。從行業到企業,從整體到局部,從經濟到民生,《意見》清晰地呈現出一張改革清單。
關鍵詞1
簡政放權
改革國企公務用車制度
放開煙葉收購價格和部分鐵路運價,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務收費定價權。實現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并軌,理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全面實行保基本、促節約的居民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加快形成商事制度新機制,深化落實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深入推進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相關改革,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和電子營業執照,加快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清理規范中介服務。
全面實施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做好車輛處置、司勤人員安置等后續工作。因地制宜推進地方黨政機關和駐地方中央垂直管理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啟動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出臺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指導意見。
關鍵詞2
企業改革
出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
出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制定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系列配套文件。制定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方案,加快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試點。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在全產業鏈各環節放寬準入。推進鹽業體制改革。
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出臺實施鼓勵和規范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的指導意見。
關鍵詞3
財稅體制
營改增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實行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制定出臺全面推進預算公開的意見,實現中央和地方政府預決算以及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預決算除法定涉密信息外全部公開。加快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
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將營改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等領域。進一步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環節、稅率。組織實施煤炭資源稅費改革,制定原油、天然氣、煤炭外其他品目資源稅費改革方案,研究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研究提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
關鍵詞4
金融改革
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
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適時推出面向機構及個人發行的大額存單,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范圍,有序放松存款利率管制。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增強匯率雙向浮動彈性,推動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創新。進一步完善“滬港通”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
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探索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轉板機制,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推出巨災保險,推動信用保證保險領域產品創新,出臺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指導意見。研究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關鍵詞5
城鎮化
改革戶籍制度,放寬戶口遷移
加快推進城鎮化、農業農村和科技體制等改革,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抓緊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出臺實施居住證管理辦法,以居住證為載體提供相應基本公共服務。制定實施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
制定深化農村改革實施方案。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新增9個省份開展整省試點,其他省份擴大開展以縣為單位的整體試點。研究提出落實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意見。
以體制創新促進科技創新,出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文件,在一些省份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增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關鍵詞6
開放型經濟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規劃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健全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體制和政策,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調整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增加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數量。繼續引導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促進區域產業升級。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啟動實施一批重點合作項目。制定沿邊重點地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完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籌建工作。
推進地方電子口岸平臺和“單一窗口”建設,建立信息全面交換和數據使用管理辦法。
關鍵詞7
民生保障
全面實施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落實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破解擇校難題,開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落實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完善后續升學政策。出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意見。
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完善疾病應急救助機制,加快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推動出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推動出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進城落戶農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關系轉續政策。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制定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和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出臺企業年金管理辦法、職業年金辦法。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研究提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修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關鍵詞8
生態建設
實施大氣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出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制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出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
制訂或修改50項左右節能標準。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發布領跑者名單。
編制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建立重點地區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機制。研究制定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推行排污許可制度。
專家觀點
將給社會帶來
新一輪改革紅利
《意見》涉及一批激活市場、釋放活力、有利于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新舉措。
“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和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今年改革推進的程度將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
他指出,今年已經過去了5個多月,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中的一些任務已經完成,但大部分目標都屬于難啃的“硬骨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推進,“這些改革一旦實施將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紅利。”
文件的主題雖然是經濟體制改革,但改革措施卻涉及方方面面。中央黨校教授趙振華說:“經濟體制改革動起來了,會帶動其他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不是要忽視其他改革,更不是不要其他改革,其他改革對經濟體制改革有促進作用。”
他表示,改革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來牽引其他各項改革,同時注重每項改革的整體性、協同性。
張占斌認為,改革的路線圖已明確,當務之急是制定一張細致的時間表,各項改革的紅利能否有效釋放,關鍵在于落地生根,產生實效。
這些改革“新招”正在發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一系列改革方案陸續出臺,很多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深刻變化正在悄然發生。目前,不少改革“新招”已然點爆輿論場。
休學創業
國辦日前印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改革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為有意愿有潛質的學生制定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實施彈性學制,允許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一句話點評:彈性學制的設立,使想創業的大學生無學業后顧之憂,也給了他們一個退路和一個出路。
離崗創業
4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和離崗創業,對經同意離崗的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隨后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中也明確了這一點。
一句話點評:“離崗創業”無疑更是為科研人員打了一針強心劑,有助于調動科研人員的創業積極性。
立案登記制
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指出,為充分保障當事人訴權,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立案難”問題,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
一句話點評:從審查到登記的變革,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立案當事人、對公民信任的提升。
取消暫住證
2月審議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提出,扎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
一句話點評:取消暫住證,從“暫住”到“居住”,不只是名字上的變化,更多的是對流動人群權益的保障。
養老金并軌
國務院1月印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同時決定,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次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
養老金并軌方案的公布,標志著存在了近20年的養老金“雙軌制”的終結,近4000萬“體制內”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體制外”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
一句話點評:結束“雙軌制”有助于彌補養老金缺口、縮小制度內外的差距,有利于人才的優化配置,促進了各群體間的權利公平,增進了社會的穩定和諧。
本版文字均據新華社、《北京晚報》、《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