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每年大約報廢汽車800萬輛,到2020年預計報廢量達1400萬輛,意味著鋼材回收量在2000萬噸,相當于鞍鋼目前一年的產量,這并非是危言聳聽的信口開河。
在最近舉辦的“2015中國汽車生態設計國際論壇”上,嚴峻的汽車生態狀況擺在公眾面前,來自零部件、原材料、回收利用、生命周期評價領域的專家、車企大佬云集,共同獻策中國綠色發展。專家一致認為,應盡快開展汽車產品的生態設計,這是中國解決汽車相關能源與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從汽車產業大國轉型升級為汽車產業強國的必由之路。
禁限物質中外差異大
“我國汽車產業一直是粗放式發展,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為此付出了沉重的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代價。水、土、大氣的污染嚴重,垃圾圍城,生態環境事件和霧霾天氣頻發,碳排放總量已列全球之首。”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路甬祥沉痛地告訴記者。
據悉,面對每年劇增的報廢車,我們并沒有有效的處理消化能力。不僅如此,按單車平均占地面積2平方米計算,1400萬輛報廢車,最少將占地2800萬平方米。這還僅僅是2020年當年的情況,之前之后的報廢車并沒有包括在其中。除了占地問題外,到2020年,國內汽車報廢量所形成的重金屬污染,對水體、土壤的危害,會形成巨大的災難性后果。據了解,對于車輛禁用物質的限制使用,目前我國只有6種,歐美等國高關注度、禁止使用的物質大概800多種,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資源中心主任鄭繼虎指出。
生態設計全生命周期
如何改變過度依賴資源能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的傳統增長模式,加快實現工業綠色轉型發展成為與會專家探討的重點,路甬祥認為,大力發展以綠色低碳、網絡智能、共創分享、全球合作為特征的創新設計,將全面提升中國制造和經濟發展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綠色化設計先行的理念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們的一致認可。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高云虎指出,好的生態設計會讓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產生的70%的環境污染、資源消耗在設計環節得到解決。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現有的技術條件、原材料保障等因素,采用合理的結構和功能設計,選擇綠色環保的原材料,拆解利用的部件,優化解決各個環節資源環境問題,可以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從源頭減少環境的污染,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記者了解到,工信部將把汽車工業作為開展生態設計的重點領域率先加以推進,加快推動汽車工業綠色發展,重點將開展5方面工作:一是選擇一批在綠色發展意識、生態設計能力、管理制度建設、清潔生產水平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創建生態設計綠色示范企業,引領行業綠色發展;二是制定發布汽車產品生態設計評價標準,開展汽車產品綠色評價,篩選一批符合綠色發展和生態設計的汽車產品,拓寬綠色消費市場;三是搭建汽車工業綠色數據中心,逐步建立汽車生態設計基礎數據庫;四是加強國際交流,推動汽車生態設計評價標準及檢驗、檢測、評價結果的國際互認,加強技術合作,支持生態升級產品拓展國際市場;五是落實《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鼓勵汽車行業開展生態設計,選擇綠色材料和綠色制造技術,推行綠色回收和再制造,構建綠色供應鏈,開展綠色評價。
鄭繼虎表示,為應對汽車所引發的能源與環境問題,發達國家紛紛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從汽車制造的源頭開始減少環境污染,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制造、生產、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力求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消耗,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原材料,從而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現環境保護的目的。
質量標準體系已成熟
國家認監委認證監管部主任薄昱民則認為,推動認證認可體系建設,將助力綠色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在質量領域,發達國家已經率先啟動標準、計量、合格評定等質量基礎設施,規范和引領生產消費方式的轉變,助力綠色綠色可持續發展。歐盟為鼓勵生產商設計生產生態節能環保產品,在1992年于法令的形式推出歐盟生態標簽自愿性認證制度,覆蓋絕大多數日常消費品。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態標簽已經逐漸被歐盟消費者所認可,加貼生態標簽的產品受歡迎程度也在逐漸增高。日本也于2000年推出了“節能標識計劃”,在規定期限內沒有達到目標限定值的企業,將被政府向公眾來公示甚至罰款。澳大利亞的頂級節能獎項標識制度、新加坡的強制性節水產品制度都是國際上利用認證認可手段助推綠色發展的有益案例。
我國目前已經將機動車污染排放、燃油消耗量限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相關國家標準已納入到強制性產品監管范圍。下一階段,尾氣處理的關鍵部件或將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
2012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受國家工信部委托,啟動了“生態設計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經過對近千款車輛的摸底評價,總結國外先進經驗,并結合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從“健康、節能、環保”等3個層面建立了生態設計的標準體系,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評價規程。據了解,這項規程目前已完成,并經過國家認監委的備案,為正式開展生態汽車評價奠定了基礎。這項指標旨在通過建立動態的中國生態汽車“領跑者”評價機制,引導企業加速、大幅提升企業生態設計水平提升,最終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下一步,生態汽車評價工作計劃將增加評價指標數量、擴充評價對象范圍、加研評價指標的基準、建立動態的生態汽車的領跑者評價機制,不斷提升我國汽車產品生態設計水平。”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指出。
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資源中心承辦,國際鋼鐵協會協辦,主論壇主題為汽車產業生態轉型趨勢。另外的3個分論壇主題分別為健康環境改善方案探討、節能降耗技術路徑分析、環保性能提升途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