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豐臺團的小組會上,來自北京鐵路局的劉小平代表就異地汽車聯營租賃的問題發表意見。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本報訊(記者 李祥)昨天下午,豐臺區代表團小組會議上,北京鐵路局劉小平代表建議京津冀三地汽車聯營租賃,以緩解異地接續的交通難題,提高公共出行比例。
目前若跨省出行除了高鐵等公共交通外,可乘坐出租車。但根據相關規定,出租車必須空駛返程,否則便是違規私攬。“尤其是去天津或石家莊等地,如果坐高鐵,到了當地沒有接續車很麻煩。因此很多人會選擇自己開車,兩個小時就到了。”劉小平說。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三地之間的人流物流交往需求勢必大幅上升,這給城際之間的交通接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決之道首先是最大限度利用軌道交通工具如高鐵動車組合。“但軌道交通網無法彌補到達后的問題,公務出差到當地再使用陌生的公交系統會很不方便。”
各地都有汽車租賃公司,因為各種管理制度規定,特別是目前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造成汽車租賃不能異地聯營,受到很大的限制。“租車公司會對異地承租人很慎重,比如他會擔心你把車開走了等問題。而在歐美國家,汽車租賃全國聯營早已成熟,業務甚至遍及全球。”
具體說來,劉小平首先建議完善三地汽車聯營租賃,由政府部門主管研究出臺扶持政策,鼓勵并授權許可現有汽車租賃公司和網絡專車開展異地聯營,形成“軌道交通+預訂當地專車”的出行模式。“其實像滴滴打車這種網絡公司,總的方向是很好的,但是缺少必要的保障,存在很多風險。政府首先做的應該是引導他們完善自身,并納入規范化管理。這樣的公司或許最能夠解決異地聯營的問題。”
同時,劉小平還建議先在三地政府范圍內進行試運行,形成示范效應。“京津石三地政府可將改革拍賣的公務車集中使用,成立組建租賃車隊專門用于公務,且產生的費用可以在現有體制內結算,很方便。”劉小平說,率先開展這樣的示范既能滿足公務需求,又能減少異地公務車行駛量,條件成熟后可推廣到私人領域,進行市場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