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3日電 第四屆中國公益節暨“因為愛”致敬盛典22日在北京舉行。研城百歲坊在2014年推出的《“高原上的呼喚”大型愛心公益活動》獲得了第四屆中國公益節《2014最佳綠色貢獻獎》。麗江百歲坊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原上的呼喚”大型愛心公益活動》總策劃師邱德意出席了本次公益節頒獎典禮。
2014年百歲坊帶動高寒地區4000多農戶增收超3500萬
同時,邱德意作為公益節論壇對話嘉賓,在論壇上發表了對于創新公益的看法。他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真正的創新公益是要走出原有的固有模式,把公益做到可持續,不斷傳播正能量,給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一個好的發展平臺,這才是創新公益的真正目的。
據悉,《高原上的呼喚》為百歲坊2014年推出的大型愛心活動。一顆瑪咖的認購,扶植了貧困山區的農民,有數據顯示,2014年百歲坊帶動高寒山區4000多農戶種植瑪咖15000多畝,帶動增收3500萬元以上。
在帶動農民致富的同時,百歲坊還呼吁:所有種植瑪咖的農民一定要誠信種植;所有的瑪咖企業一定要誠信加工、誠信經營。共同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貢獻一份力量,為中華民族提供綠色、有機、天然、健康的瑪咖系列保健品。
未來百歲坊繼續以《高原上的呼喚》為大背景堅持綠色營銷、有機營銷、公益營銷的戰略方針,同時響應李克強總理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重磅推出《黑馬創客》營銷模式,積極深入的開展情感營銷、體驗營銷、分享營銷、感恩營銷和快樂營銷。
百歲坊將公益基因成功植入到企業文化中
據悉,隨著百歲坊的發展,企業在帶動高寒貧困山區脫貧致富的同時,沒有忘記回饋社會的企業使命。
一系列的愛心活動印證著百歲坊的愛心歷程:相繼投資1800萬元完成了文海道路修建工程,解決了玉龍雪山文海的交通問題;為文海小學捐獻22.87萬元建造了圖書館;出資18萬元為偏遠山區的老人建設活動場所;出資80萬元為麗江其他高寒山區學校購置教育設施設備。在麗江古城、束河古鎮火災以及汶川、玉樹地震發生后,公司亦獻出了一份綿薄之力。公司成立至今,相繼資助了89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及79名孤兒完成學業,先后幫助60名下崗職工、200多名本地失地農民實現再就業。
邱德意表示,百歲坊一直將公益基因植入到企業文化中,讓每一個“公司人”都成為 “公益人”。具體而言,一是研城百歲坊經常給員工傳輸要心懷感恩之心的思想,不管是對社會、企業還是個人都如此,心懷感恩之心的員工才是企業最堅實的基礎;
其次,研城百歲坊的員工是企業公益的直接或間接受益人,研城百歲坊為公司貧困、突遇困難的員工或親屬提供必要的資助,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公司對他們以及他們家庭的關愛,讓他們安心上班、安心生活;
第三,研城百歲坊的每一個員工都是公益事業的直接參與者,公司每個月都會舉行相關的公益活動,組織員工到敬老院、貧困小學、貧困山村、孤兒學校等地送溫暖、獻愛心,更重要的是許多公益活動都是在公司的領導下由員工自己組織,逢年過節帶去企業的愛心的同時也帶去每一個員工的愛心;
第四,研城百歲坊瑪咖種植基地所在的地區都為高寒貧困山區,每一個新員工入職都要到各個基地走訪,讓他們親身感受到每一顆瑪咖的長成都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山區農民種植瑪咖、增加收入的不易,通過這樣的行動讓每一個百歲坊人都意識到瑪咖公益事業的發展需要每個農戶、每個百歲坊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持續發展。”
邱德意坦言,其實,公益就是要自身做好,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關愛需要關愛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心中要有一顆愛國心,要有民族情懷,為公共事業貢獻出正能量,做真正意義的“公益”。(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