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國務院23日公布的《關于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的意見》提出,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由財政部門會同各部門研究編制三年滾動財政規劃,以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改進預算管理和控制。
中期財政規劃管理是中期預算的過渡形態,具體指在對總體財政收支情況進行科學預判的基礎上,重點研究確定財政收支政策,做到主要財政政策相對穩定,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研究調整,使中期財政規劃漸進過渡到真正的中期預算。
此時推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的必要性何在?《意見》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財政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多挑戰,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與支出剛性增長矛盾進一步加劇;現行支出政策考慮當前問題較多,支出結構固化僵化;地方政府性債務存在一定風險隱患;專項規劃、區域規劃與財政規劃銜接不夠,不利于預算統籌安排。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即指出,中國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債務、金融等潛在風險”。
據《意見》中的定義,中期財政規劃涵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主要包括預測現行政策下財政收支、分析現行財政收支政策問題、制定財政收支政策改革方案、測算改革后財政收支情況等四部分內容。
《意見》表示,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由財政部門會同各部門研究編制三年滾動財政規劃,對未來三年重大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分析預測,對規劃期內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項目,研究政策目標、運行機制和評價辦法,通過逐年更新滾動管理,強化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的約束性,有利于通過深化改革解決上述問題,實現財政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