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3日電 (章斐然)23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2014年金融改革、支持實體經濟進展成效吹風會。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會上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部分企業產能過剩等問題或帶來新的金融風險,但銀監會通過不斷地增強銀行體系抵御風險的能力和對重點領域的高度關注和監管,來保障不發生系統性風險,中國金融風險水平是可控的。
王兆星表示,目前中國處在一個經濟下行、結構調整和對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疊加的時期。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企業會遇到新的困難,有些企業出現了產能過剩,部分地區房地產和地方債務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這些都可能會帶來新的金融風險。
對此,銀監會進行了從上到下、單體到系統的壓力測試,提示監管方面如何進一步加強風險監管,來防范可能出現的一些風險,強化對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銀監會也不斷地在增強銀行體系抵御風險的能力。
首先,在過去幾年已經大大提高了對銀行資本充足的要求,整個中國銀行業資本充足水平按照國際標準已經接近13%,遠遠超過國際所設定的資本要求。
第二,銀監會已要求銀行針對當前的風險水平和未來發展趨勢,計提了大量的風險撥備,目前的撥備水平,已經是現在不良貸款水平的近3倍。
第三,銀監會高度關注對可能引起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一些重點領域的監管,包括對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的有效監管和提高資本、流動性的標準,加強對全社會融資,包括影子銀行、地方債務的有效控制,這些都是致力于化解已經出現的風險,同時防范新的風險的出現,最后來保障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我認為中國金融風險的水平是可控的,對于守住風險底線是有信心的。”王兆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