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彭大偉)“如果問我下一步想做什么的話,我想打造電商的‘世貿組織’(E-WTO)。”北京時間2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瑞士達沃斯面對全球觀眾描繪了他的電商版“WTO夢”。
這位在2014年創下全球新股發行IPO歷史記錄、一夜登頂中國首富的互聯網企業家信手拈來的數據,令與他對話的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查理·羅斯(Charlie Rose)驚嘆不已。
“時至今日,阿里巴巴有多大?”
“每天都有超過1億買家在我們的網站上購物。”
“每天1億人?!”查理·羅斯打斷馬云。
“是的”馬云微笑著說,“我們還為中國直接和間接創造了1400萬個工作崗位。”
“我希望我們能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不等馬云說完,查理·羅斯又重復了一遍,“20億?!”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蘊藏著無窮創意和無限財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礦’。”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本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特別致辭中所言,馬云和阿里巴巴成功的故事,正是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生動的一例。
馬云回憶,在他做阿里巴巴剛成功時,很多次去餐廳吃飯都有人搶著為他買單。有一次一個人買完單后告訴他,“我是您的阿里巴巴平臺上的商戶,我賺了很多錢,我知道您沒賺到什么錢,我請您吃飯。”
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與會的許多中國企業家和學者不僅向全世界講述了中國創業的故事,更表達了同世界各國“多做生意”的熱切愿望。
珠海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表示,現在格力正考慮在歐洲建廠,但建廠不是為了簡單的加工或者貼牌,而是要和當地共同去發展,“我們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做這件事”。
在全球資本市場一炮打響的馬云,則顯得更加雄心勃勃。
“如果我們能幫助挪威的小商戶將產品賣給阿根廷,再讓阿根廷消費者能在線購買瑞士商品,這樣就能構建我所說的E-WTO。”馬云說,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WTO幫助許多大企業銷售產品至不同國家,“而今天,互聯網能幫助小企業做到這一點。我希望我們能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
李克強亦在講話中著重提到,中國改革與發展將給世界帶來更多商機。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還將創新對外投資合作方式。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中國未來對外投資有兩種新的趨勢越來越重要:一個是到發達國家獲取技術,因為中國要繼續發展,一定要繼續創新、產業升級、技術,把這些技術引進來有利于加快中國自己的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另一種則是將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轉移。
“這可能會帶來全世界一個新的工業化的浪潮。”林毅夫表示,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走出去將有利于世界發展、解決貧困問題,“當然也有利于中國的發展,這些都是互利雙贏的”。
董明珠則認為,現在已經是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無論是去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首先一定要帶去共贏的思想;其次,一定要給當地的消費者帶來生活上的改變;最后,一定要對當地的經濟做出貢獻,“這就是企業走向世界的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