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鈺蕓)《2014年產業園區招商信心指數》日前在2015中國產業地產高端論劍暨上海產業園區沙龍第四期活動上發布。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產業園區招商信心指數為132.02,產業園區招商信心處于謹慎樂觀區間。
報告指出,中國產業園區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產業地產行業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園區招商引資競爭環境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但隨著近年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要求,很多產業園區運營商、開發商均意識到轉變產業地產發展模式的重要性,產業園區的招商引資工業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DTZ戴德梁行中國區商業部(工業及物流)主管蘇智淵在會上表示,2014年上海工業用地實行彈性出讓,工業用地的使用權從50年變為20年;“非標”行業如電商、金融企業涌入產業地產市場;再加上產業地產迎來政策季,43號文和62號文緊密發出。工業地產在這一年產生巨大變革。
● 對于未來產業地產和產業園區傳統由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模式將逐漸被社會化的平臺公司主導的載體招商模式所取代,專業的產業地產開發模式將大有可為。
● 工業地價將加速上漲。根據其公司的統計,從2006年開始,工業地產價格僅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有過下跌,隨后迅速回潮并一路上漲,而從2008年至今租金每年平均上漲10%。其投資回報率在7%到9%之間,遠高于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
● 一直以來的以稅收貢獻對政績的考核模式有可能會發生變化;地方政府財政的重點似乎要從原來的“怎么賺錢”更多開始變為“怎么服務”。
蘇智淵認為,2015年工業地價將加速上揚,但載體租金的增長會放緩,收益率趨平。同時產業地產商將迎來首輪“淘汰賽”,在2013-2014年瘋狂涌入的新興產業地產商將迎來“一年級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