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營造南昌奮力實現“四個強起來”濃厚輿論氛圍,充分展示縣區、單位、企業立說立行、真抓實干的精神風貌,今日起,本報《南昌奮力實現“四個強起來”》專欄推出系列訪談報道,通過與各縣區(開發區、新區)黨政一把手、市直單位主要領導、企業家面對面交流,探尋如何以“四個強起來”統一思想和行動的實踐舉措。
2014年,經開區始終緊扣“工業強區”的發展戰略,堅持加快產業集聚的步伐,園區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76.5億元,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51.5億元。
成績代表只過去。今年3月,省委強衛書記在南昌市領導干部大會上,對南昌市提出了在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管理、輻射帶動、作風建設上“四個強起來”的要求,為行走在工業強攻路上的經開區又找到了新的著力點。作為產業發展的“橋頭堡”,經開區今年的目標是沖刺園區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
從851. 5億元到1000億元的跨越,難度不小。對外,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重重,企業投資沖動減弱;對內,工業園區的三產短板亟待補齊,員工新需求倒逼生產生活配套的完善……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前所未有的作為。對此,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熊一江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今年六大主導產業都過百億
縱觀國內經濟形勢,當前制造業需求不足,工業產品市場總體供大于求的現象沒有明顯改善,經開區經濟增長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怎么辦?
“植企業之樹,造產業之林,我們要繼續做大做強主導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進一步提升在全市工業經濟中的貢獻度和首位度。” 熊一江的一席話,道出了經開區未來的擔當。
在項目上,經開區將始終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資, 一手抓現有企業增資擴產。該區將力促一批在談項目、意向項目,轉化為簽約項目、落地項目。特別是針對具備生產條件的簽約項目,通過優質的服務,縮短開工到投產時間。今年,經開區新建、續建項目有歐菲光高像素攝像頭項目、奧克斯二期、格特拉克二期等20多個產業項目,這些項目投產后,將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規模。
在產業鏈上,該區將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今年,該區力爭實現六大主導產業都過百億的目標。其中,電子信息、新材料兩大產業分別突破200億元。熊一江表示:“今后,園區六大產業將進一步聚焦,打出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品牌。”
60億元投入基礎設施建設
《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的下發,不僅對我市招商引資工作提出新的挑戰,對我市現行的部分產業扶持政策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如何提高企業的投資熱情?熊一江直言:“完善功能為著力點,在提升承載能力上求突破。”
在環境配套上,該區將完善硬件設施,加快推進園區道路、安置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城市管理,整治市容市貌,改善生態環境。拓展服務平臺方面,該區在做好企業融資、用工等服務的基礎上,今年將設立政府引導基金,開展股權投資、并購重組等形式,幫助園區企業發展。“我們正在建設中小企業園,為入駐企業建好標準廠房、員工宿舍、倒班房、食堂等基礎設施,讓企業想租就租,想買就買,想用就用,從而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熊一江如是說。
讓群眾享受更多發展成果
工業園區普遍存在三產短板。然而隨著經開區落戶企業數量的增多,員工人數的增多,他們在住宿、飲食、娛樂、購物以及子女入學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如何滿足轄區人員的新需求,留住他們的人,留住他們的心?
“三產圍繞二產來做,缺什么補什么。大的環境,我們可以依托紅谷灘新區。小的環境,做好‘吃住衣購行’等生產生活配套,建設宜居宜業的工業新城。”熊一江表示。
今年,該區將啟動實施131工程,加快構建“一心三圈一網”。一心,就是全力打造經開區城市中心,啟動下羅舊城區改造項目,加快推動華潤萬家大型商場、桂苑大道商業綜合體等項目,積極引進優質教育、優質醫療資源,加快發展住宅、辦公、金融、酒店等產業,不斷補齊園區的三產短板。三圈,分別是圍繞歐菲光、奧克斯、海立等1500多家企業,建設園區生活服務圈;圍繞江西財大、農大、華東交大等20多所高校,建設校園經濟圈;依托水、陸、空等交通優勢和產業基礎,重點推進深國際物流港等項目,著力構建物流商貿圈。一網,就是健全社會保障兜底網,重點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和就業培訓,加強城鄉低保、醫療救助和慈善關懷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發展成果。 (記者 萬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