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五年內只有一次對口入學機會”的新政使得靜安區某些學區房的價格漲得更快了 圖:新聞晨報記者 殷立勤
今年申城學區房政策發生了較大的調整,虹口、閘北、寶山等區紛紛效仿靜安的“最嚴入學新政”,即“同一戶地址五年內只享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
越來越嚴的學區房政策讓未來的學生家長開始提前行動,如今購買學區房競爭顯得更加激烈,有些學區房的漲幅比以前多出十幾個百分點。為盡早“鎖定”房源,有的家長甚至“兵行險招”,在房子都還沒見到的情況下,先拿出30萬元意向金“預定”可能出現的合適房源。
案例:先交30萬也未能圓夢
靜安區位于市中心,優質教育資源集中,一師附小、靜教院附校等名校云集于此,是上海學區房成交的熱門板塊,也是上海最早提出“五年新政”的區。正因為如此,購買學區房的競爭也格外激烈。
對口靜教院附校的靜安晶華園盡管臨近普陀,房子不算很新,車位也很緊張,但依然受到購房者的追捧。一位購房者從去年底開始就在這里看房,他的心理價位是花750萬元買一套120平方米出頭的三房,然而過程卻非常不順,原本幾乎要談妥了,結果房東臨時變卦,稱房子不賣了。不過這位購房者仍然十分執著,甚至極為罕見地在房子還沒有看的情況下,就先“押”了30萬元意向金在中介那里,一旦有這個價位,且房型是南北通的房子掛牌出來,第一時間通知他,并立刻把這30萬元意向金也給房東。
即便用了這樣“奇葩手段”,他暫時還是沒有“圓夢”,因為這個小區掛牌出來的房子就是不符合他的要求。
現象:“大齡兒童”家長轉戰別區
新政推出后,市面上可供掛戶口的學區房減少,不少板塊的學區房日益稀缺,使得家長們不得不轉戰還沒有出臺新政,或對口學校的招生要求不那么嚴格的區域去買學區房,尤其是已經開始讀幼兒園的“大齡兒童”的家長,不得不跑到其它區“找房”。
魯先生的家住靜安,卻因為搞不定“本地”的學區房而不得不轉戰普陀區。在得知當地對口小學的入學規定是戶口滿三年,魯先生暫時松了口氣,不過眼看小孩已經3歲,快要入幼兒園,買房也已經刻不容緩。
在花了一個多月看房后,他們最終買了套約50平方米的使用權房。可是這套房子空間太小,無法容納一家三口生活,無奈他們只好商量將來在附近再找套兩室一廳的房子租著,然后把自己現在住的房子租給別人。而買來的學區房,則裝修一下也用來出租“補貼家用”,“我也不想這么折騰,可是實在沒有辦法,好一點的學區房真的買不起”。
事實上,這樣跨區甚至跨江買學區房的案例已經比比皆是。
作為整個浦東學校資源最豐富的區域,洋涇板塊對口六師附小、福山路外國語學校等知名小學。浦東全區包括張江、川沙和原南匯的購房者,甚至還有許多家住浦西的人都跑來買房。
在一些中介門店買學區房的客戶中,浦西客戶要占到10%左右,最遠有家住寶山區過來買房的。
這使得洋涇這邊的學區房成交十分火爆,例如在羽山路崮山路附近對口六師附小的崮山小區,由于小區規模較大,房源比較多,一直是成交熱門樓盤。去年一年,這個小區的成交量在150套左右,而今年1-3月就已經成交了35套,4月估計會創造一個成交高峰,保守預計這個小區的成交量將在30套以上。
數據:楊浦學區房保持5%漲幅
德佑鏈家研究總監陸騎麟表示,目前全市各區縣和不少熱門學區都出臺了抑制學區房炒作的政策規章,基本手段都是拉長入學所需的落戶年限或設定同一房源的入學間隔時間。這樣的政策確實最大限度避免了學區房的短期炒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區房價格的暴漲。
然而,這些政策同樣也迫使不少學區房購房者不得不提早“鎖定”房源,特別是對于一些優質教育資源,“搖籃中預定小學”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學區房價格上漲的趨勢也未能完全遏制。
在楊浦,一些重點學校周邊的學區房今年還是保持了5%左右的漲幅。“和平花苑一套112平方米的三房,原來掛牌價是445萬元,等到上下家見面時就變成了450萬元,到最后要簽合同的時候房東又改口成了455萬元。”德佑鏈家楊浦分行主管梅易程無奈地說,“其實我們也不想看到無謂的漲價,因為一旦下家被迫接受漲價,往往他就會找我們談談中介費能否便宜點。”
上海中原研究咨詢部對靜安一些代表性學區房樓盤的追蹤數據顯示,去年初靜安入學新政實施以后,房價并沒有受到抑制的跡象。比如,對口靜教院附小的海防村,2014年的成交均價為64606元/平方米,與2013年相比上漲28.9%,而2013年相比2012年的漲幅只有13.7%。對口一師附小的四和花園2014年成交均價53800元/平方米,相比2013年上漲達31.9%,而2013年相比2012年的漲幅則只有8.6%。
提醒:買學區房并非板上釘釘有可能被“順位”擠出
買了學區房就一定板上釘釘能入學了嗎?其實也未必。
首先,你要確定買的到底是不是學區房?
德佑鏈家楊浦分行主管梅易程告訴記者,比如控江二村小學,這個學校就以“控江二村”命名,那么買控江二村的房子就能理所當然地入學嗎?當然是否定的!控江二村內部分第一至第四4個小區,其中第三和第四小區是對口控江二村小學的,第一和第二則不是。(據新聞晨報 徐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