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車合并后的中國中車(01766.HK)正式啟航,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后,自6月8日起,中國南車股票將變更為中國中車,并恢復A股H股交易。
中國北車、中國南車于2000年由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一分為二,從此成為競爭對手。2014年10月,南北車宣布停牌,之后公布合并預案,并于12月31日起復牌交易。4個多月的時間里,南北車股價紛紛上漲,隨之南北車的一些市場動作也備受關注。
如在2015年4月,路透社援引兩位匿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北車、中國南車與龐巴迪股份有限公司正就購買龐巴迪鐵路業務的控股權展開商談。并表示,南北車合并完成后,這一商談將繼續向前展開。雖然雙方并未就此事給出明確答復,但如今中車已正式亮相,相信這一事件也會隨之而出現更進一步的消息。
而就在中車復牌之前,6月4日,中國置業投資(00736.HK)發布公告,中國中車全資附屬公司CSR(HongKong)將以每股0.1港元的價格認購65億股中國置業投資股份,相當于已發行股本約1.62倍,及擴大后股本約61.8%,取得絕對性控制權,此舉亦推動中國置業股價大幅上漲。
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神車”的中車每一個新動作都會被市場置于放大鏡下進行研究,日前就有媒體發出針對于此次收購的質疑,該報道指出,“2014年,中國置業投資營業收入僅為459萬元,但虧損高達1.31億元。截至2014年3月31日,該公司流動資產僅為1050萬元,現金與銀行結余3060萬元,而銀行借款為4350萬元,基本都是五年內需還清的債務,資本負債比率為11.1%。”
這其中的質疑難免有一定的誤導性,報道中對流動資產的考察,僅截至2014年3月31日,但根據該公司2014年三季報(截至2014年9月30日) 顯示,流動資產已達1.98億元,現金與銀行結存8848萬元,銀行借款縮減為500萬元,而虧損亦收窄至1465萬,公司整體經營狀況趨向良好, 而且公司承諾于中車接手之日, 公司之現金加資產值將不低于7.8億港元。
除此之外,亦有質疑中車為何要收購一家與自己主營業務并無關連的物業投資公司。對于此次投資的意圖,在沒有當事雙方的正式公告之前,并不能妄加揣測,也不能進行無根據的質疑。其實中國置業(00736.HK)一直持有放債公司執照,公司其中一項主營業務為放債,如果中車可以通過中國置業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為那些不能支付全額購買中車產品的買家提供融資平臺,此舉可大大增加中車的銷售額和提升中國置業的盈利收入,一舉兩得。
從市場經驗來說,在香港股票市場,一直不乏買殼賣殼的故事,而中國置業從資本面上來看,正是一個“漂亮”的殼標的。以每股0.1港元的認購價格,如果投資真的完成,中車所投資的6.5億投資金額以及中國置業的現有7.8億滯留現金加資產都全部留給中車使用,中車在不流失一分錢的情況下就把中國置業連殼帶資產的吃下; 此外, 以6月5日中國置業(00736.HK)的收市價3.30港元計算, 中車此次投資已經賬面賺到了208億港元, 完全的展示了新中車領導層的眼光和智慧。
對于中國置業投資(00736.HK)在香港市場的未來,只能等到中車(01766.HK)啟航之后,才能見分曉,但如果相關事情屬實,則可以預料中車這個巨無霸,將會在資本市場顯現出它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