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灤河”活動新聞發布會于2015年6月4日在唐山市灤南縣舉行。

“千里走灤河”活動是在黨的十八大關于對文化產業的優化發展,推進全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組織的大型考察報道活動,以此通過對灤河流域現存資源整合,形成區域產業創新驅動模式,為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助力。

張斌主席(左)與張福增副縣長
灤河古稱濡水,以波瀾壯闊之勢,穿草原,跨燕山,蜿蜒千里,直入渤海,是華北沖積平原的母親河。千萬年來,她以豐沛的水源,涵蓋流域內近三十個市縣區(旗),蘊育了特有的灤河文化。

本次活動以文化產業專題的形式進行,整合行業資源,傳遞政府信息、推廣先進經驗、扶持落后地區各項功能于一身,為當地政府和投資者提供服務,力爭成為灤河流域產業經濟改革的助推器。與此同時,在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扶持文創項目的前提下,統籌全國文化創意產業鏈資源、助推國家經濟轉型發展。
本次活動總體思想是革故鼎新,提升民眾文化素質,注重人文關懷,塑造具有灤河特征、體現時代特色的人文精神,同時,激發大眾熱愛家鄉、熱愛灤河、熱愛祖國的厚重感情,為全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寶貴的實際經驗!

貴賓展示書法作品長卷
“千里走灤河”活動整體工作進程與意義有三個,一是將具有相似文化傳承的區域集中進行宣傳推廣,組織圍繞灤河流域經濟帶的廣大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家及青少年踴躍開展家鄉建設、文化傳承、民風轉換等和諧共創活動,挖掘灤河文化精髓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推動城鎮化建設等和諧思想,在廣大人民中的傳播。
二是鼓勵廣大企業家、投資商,致力灤河流域經濟帶建設,協調灤河流域各級政府為城鎮經濟發展項目給予政策指導和幫扶;通過資金的引入,加快灤河流域地方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通過高新技術與理念的引入,使灤河流域達到或接近一線城市的科技水平,為京津冀一體化建設發展提供一個模式。
三是將灤河流域產業發展模式,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市場,為實現經濟與精神文明同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打造地方名片,以文化和地方特色為基礎,實現走出灤河、走出河北,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的目的,同時將經濟的發展又回饋地方文化建設中,最終實現地方發展的良性循環。
“千里走灤河”活動組委會

與會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