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今日表示,在運用大數據服務企業方面,最緊迫的工作是要盡快建立統一的信用代碼制度,向企業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讓每一個企業都有一個法定的能夠為信息共享奠定基礎的統一信用代碼。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王寧介紹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6月17日,國務院第9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對于《意見》中提到的一系列措施,連維良表示,在運用大數據對企業服務方面,最緊迫的工作:第一,要盡快建立統一的信用代碼制度,讓每一個企業都有一個法定的能夠為信息共享奠定基礎的統一信用代碼。第二,向企業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當前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公開,將政府能夠掌握的,在政務活動中形成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的信息,優良和不良信用記錄,及時向社會公開。這里面一個基礎性的工作,就是要實現信息共享。
談及此方面的工作進展,連維良表示,發改委一是建立一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首先是在國務院各部門之間,依托電子政務網已經搭建了一個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已經有30多個部門接入了這樣一個共享平臺,現在的任務是要整合大量的信用信息。另外一個是建立了“信用中國”網站,通過“信用中國”網站把凡是能夠向社會公示的信用信息向社會公示。從6月1日起這個“信用中國”網站已經開通運行,目前在這上面公布的信用信息有100多萬條。
連維良介紹,下一步,將通過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的信息,凡是能向社會公開的,都要在“信用中國”網站上公開。另外,利用大數據技術,將社會上各種經過確認的信息也整合到“信用中國”這樣的平臺上,使社會公眾和廣大企業能夠了解到更多的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能夠有效地規避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