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 于立霄)為加快智創企業創新速度,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今天在北京正式啟動。該平臺可降低創業門檻和創新成本,提升硬件PCB打樣效率。
夢工場是全國第一家致力于智能硬件、研發制造及認證一條龍服務的平臺,為企業提供硬件研發所需要的各類元器件,大大縮短智能硬件的樣品制造周期,提升智能硬件的研發進度。
近年來,智能硬件產業方興未艾,相對于軟件產業,智能硬件創業門檻較高,缺乏硬件優化、樣機打版、測試驗證、工業設計等公共服務平臺,產業鏈上下游溝通成本高,區域內企業互動不強、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有限,產業環節較為分散。為解決這些問題,中關村成立智能硬件夢工場。
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董事長程靜介紹說,全套的敏捷智能硬件設備從創意、定位、選型、設計、PCB制作、焊接、調試、機殼,到包裝、銷售,整個過程由原來的40多天縮減為3至5天。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關村已經形成以軟件、硬件、互聯網、芯片傳感器、設計、創客為代表的六大創新生態,政府將在創新趨勢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更好的服務。
郭洪說,隨著互聯網+浪潮向各個行業快速滲透,所有的傳統公司都想方設法發展智能硬件,這里面關鍵是發掘大數據的價值,獲取數據、分析數據、應用數據。他認為,智能硬件的核心在于智能,不在硬件。
在中關村,百度、京東、小米、樂視、奇虎360等一大批企業紛紛推出智能硬件產品,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機頂盒、手環、路由器等產品,還有一些新型的創業企業競相成長。
今年3月,中關村和北京市海淀區聯合出臺了29項促進中關村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從資金、技術、場地等各個方面,為智能硬件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北京市海淀區政府代區長于軍表示,智能硬件代表著未來發展趨勢,也是互聯網+的特色產業。智能硬件工廠應該說是更合理構建高端產業的結構和形態。
根據中關村核心區計劃,兩年內區域內智能硬件產業收入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規模,海淀區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硬件產業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