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7月15日電 (劉林)14日,全國首個縣域花木種苗網絡誠信基金在江蘇省沭陽縣宣布成立。今后,如果消費者在當地縣政府“背書”登記在冊的網店中購買到問題種苗,誠信基金將第一時間先行啟動程序給予賠付,決不讓消費者吃啞巴虧。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淘寶網宣布將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平臺,農民可“一站式”在農資頻道購買種苗、化肥、農用器械,并獲得科學的農業生產技術指導。
互聯網+農業,農業生產將變得簡單方便
最近三年,上線淘寶的農資產品以年均180%的增幅迅猛發展,目前近十萬個農資賣家為廣大農民提供了超過百萬種農資產品。隨著互聯網渠道進一步“下沉”至農村各個角落,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深度“觸網”。
2014年,國內農資市場零售規模達到2.3萬億左右。然而,由于傳統農資生產企業嚴重依賴層層經銷商網絡,農民最終只買到的農資產品價格較高,并且較難直接接觸豐富和優質的農資商品。
淘寶農資負責人豐登介紹,淘寶農資頻道上線后,將通過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平臺,一方面提供給農民優質的農業生產資料和先進農業技術服務,一方面幫助農民把收獲的農產品賣出好價錢,從而讓農業生產變得簡單、高效。
淘寶農資頻道后續還將發布種植指數和養殖指數,通過多年積累的阿里全平臺農產品預售和銷售數據運用云計算進行大數據分析,指導農業生產者按需生產,讓農戶的種養殖不再盲目。
為保障農戶能買到放心的農藥種子,淘寶網也制定了嚴格的農資賣家準入標準和農資商品發布審核機制,并將在近日上線。屆時,發布種子、農藥、獸藥這三個類目的商品時需要提供登記證號,由淘寶向農業部數據庫進行核實,只有登記證號、圖片、描述一致才能通過核查后發布。同時,淘寶農資將大力扶持優質賣家,對于提供了農資經營許可證的賣家,將可獲得平臺資源的優先扶持。
以淘寶網為代表的電商在“下沉”農村市場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不僅將改變廣大中國農民的生活方式,也將全方位改變他們的生產方式。
買家與登記在冊的花木賣家發生糾紛政府先行賠付
當天,全國首個縣域花木種苗網絡交易誠信基金在沭陽縣發布會現場宣布成立。沭陽縣副縣長顧宇強調,首期網絡交易誠信基金為1000萬元,后續會根據實際情況“無上限追加金額”,“這充分反映了當地政府對網絡誠信交易的堅決態度和決心。
據介紹,該基金將主要用于支付沭陽縣登記在冊的花木種苗、家庭園藝類淘寶賣家,在和買家產生糾紛并給對方造成損失無法及時支付時,政府第一時間啟動程序進行先行賠付。
作為全國知名的“苗木之鄉”,沭陽縣當地至少在有近萬家農戶從事花木種苗網絡交易。然而,由于種苗在種植前期辨識度低,買家購買后種植培育時卻遭遇種苗品種不符、種植大片腐爛死亡等情況,氣憤之余卻經常后悔無奈。
從去年11月底開始,淘寶聯動沭陽縣政府聯動展開了緊密的線上線下互動,目前當地政府已對近3000家淘寶網店進行統一核查并登記造冊,一旦淘寶根據線上交易情況發現不良商家名單和疑難糾紛時,當地政府收到信息后會迅速跟進并處理。
一個鮮活案例是,一位淘寶買家在沭陽淘寶店主購買了7萬個草莓苗,結果5萬個苗腐爛死亡,在收到淘寶通后,當地政府在2小時內召開商家和相關部門作出處理,2天內將全額貨款退到了買家手里。
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卞建軍介紹,沭陽縣電商發展非常快,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極個別商家銷售假種子假種苗,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需要對這類商家進行嚴厲打擊。“我們與淘寶、阿里多次磋商,決定在沭陽縣推出1000萬元的誠信保障基金,這個基金主要針對政府推薦給淘寶的商家,以及淘寶反饋給政府的商家,當出現銷售糾紛,一時無法處理時,政府根據相關辦法,先行進行賠付。由沭陽縣政府再來找商家,來進行后續的調查處理。”(完)